春日向暖,带着小人儿闯春天

二月二天,春后咋暖,柳芽吐新,陶陶恰逢百日,觉春枝暖意,可以出门见见溶溶春色,与母亲和妻达成一致,商定午饭后,在日头最温柔的时候前往公园踏青。

园里人多尚不成患,放眼望去,十步之内,必有一家占了一席之地,搭了棚,支起来摊子。在春风里,阳光下,红梅花开的地方,冬季堆积的水杉叶旁,享受着一家老小同游之乐。

我们找了一处临水的岸边,旁有一颗山茶花,开的正好,有俏争春的意思,花下草长莺飞,春风又绿,几片苦干的枫叶还挂树上,却是一点也不影响欣欣向荣的春。比它更近水边的是一丛柳色,嫩芽出尖,已然泛了半池南岸。苏轼说暮春是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初春该是反的。

因水边无遮挡,风大,又向里面走了一段,见红梅开的满树,靠近有香,独有芬芳馥郁但不外溢的香。树下长满了野荠菜,母亲有心挖了带回家吃,我与妻阻止不了,本为休闲而来,不想母亲劳累。

然母亲不听,一路走来,看到一些人在挖,怀此心已久,说了几次,就由她去了。先是用手拔了一会,不便,回来问妻有没有带水果刀,妻说带了,放在零食袋里,预备切苹果的。娘一脸惊喜,迫不及待的拿了出来就走向背后的那片荠菜。妻笑的前俯后仰,我和妻面对面看着陶陶,背对着母亲,没看到母亲的表情,妻看着娘走远,立马告诉我刚才的一幕,我也乐得开怀。

但荠菜却是好吃的,回来的晚饭,便吃上了荠菜包子和荠菜汤,汤是多年前的味道,我许久不回家,回家之时也常是错过了当吃的时节。母亲说,有十多年了,来去匆匆。一词说,背影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恍若如此。

妻与我轮流抱着陶陶,为她的百天,不免于俗,拍了一些照片留念。从出生到现在,总会被陶陶随意的一个表情可爱到,笑的乐不可支———这大约是全天下所有父母的同感了。

有人说,没有文艺的生命等同于虚度时光,又有人说,太过文艺的人注定不会太快乐。

百日之际,我希望陶陶以后的人生,不耽于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生活,可以文艺一些,但又不太过文艺。随其名字,且陶陶,乐尽天真,浮生半闲之际,归来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