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比喻是古典哲学最著名的比喻之一。作者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公元前428/427–348/347)。柏拉图在其理想国对话集第七卷的开篇,让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文学化身)叙述了这个比喻。该比喻旨在阐明哲学教育,作为思想解放过程的必由之路,其意义所在。哲学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从物质世界,到纯粹的精神世界的昇华。前者是感官能认知的、可逝的物质世界,可以比作地下的洞穴,而后者则是不变的本体(存在)世界。尽管每个人实现这种昇华的过程不同,但是因为都需要外界的帮助,所以它势必也是一种集体的努力。苏格拉底在先前的第六卷结尾处,讲述了太阳比喻,以及线段比喻。作为这些比喻集的结尾和高潮,洞穴比喻不愧为柏拉图哲学的基础篇章。因为它阐明了柏拉图的存在论和认识论的中心思想。
苏格拉底描述了一个地下洞穴住所,洞里有一条宽阔的通道通向地面。这个山洞里居住着终生被关押在那里的囚犯。他们被捆绑着大腿和脖子坐在那里,以致他们只能朝前看到洞穴的墙壁,而不能转身回头顾望。因此,他们永远看不到背后的出口,也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出口。他们也不能看到自己和其他囚犯。他们唯一能看到的是他们面对的墙壁。他们的住所被身后远方高处燃烧的火炬照亮。囚犯只能看见这唯一的亮光,照亮着墙壁。但是看不见光源。在墙上他们只能看见光影。
监狱内部同火炬之间,有一堵不会遮挡光线的矮墙。沿着这堵墙壁,有人来回穿梭,搬运着不同的物品,包括一些用石头和木头做的人体和其他生物模型。这些物体高出那堵矮墙,但是他们的搬运者比墙低。其中的一些搬运者相互交谈着,另一些则保持沉默。
由于囚犯面对洞穴墙壁,那些来回移动的物体,在墙上投射的阴影,被穴居人看见当作会移动的影子。但他们想到有人在搬运这些东西。当有人说话时,洞壁上的回声,就如同那些影子自己在讲话一样。因此,囚犯以为那些影子会说话。他们把这些影像当作生物,把所有发生的事情理解为这些生物的行为。墙上演绎的事情,对他们来说都是真相,当然是真实的。他们从这些影子中研发出一整套学问,试图从它们的出场和动作中,找出一系列规律,并且预告将要发生地事情。那些预测最准确的人,还会得到嘉奖。
接着,苏格拉底问Glaukon,如果给一名囚犯松绑,让他站起来,转身向出口望去,看见这些以往所见的影子的原型,能否想象这时会发生什么?这个人可能会在强光刺激下痛苦不堪,产生错乱。相比于过去熟悉的光影,他可能会认为届时所看到的东西不是现实的。因此,他可能希望重新返回自己习惯的位置。因为他相信只有在洞壁上能看见真相。而不去会相信一个善意解放者的相反说教。
如果使用武力将松绑的囚徒从洞穴中拖出来,穿过对他来说陡峭难行的通道,来到地面,他也许会觉得特别别扭,愈发神志错乱。因为璀璨的阳光会使他睁不开眼,开始时什么都看不见。慢慢地他也许会适应看见的新鲜事物。其过程也许是首先识别光影,然后是水中的倒影,最终才是人和事物本身。如果往上看,他也许会先习惯夜晚的星空,然后才是白天的日光,最后他也许才敢于直接目视太阳,从而感受太阳的独特之处。只有这时他才能理解,太阳造就了光影。有了这些经历和认识,他应该不再愿意回到洞穴,去探究那里的光影学问,获取其它囚徒的赞誉。
如果他还是回到故地,那么他肯定需要重新慢慢地适应洞穴里的黑暗。由此他肯定会在一段时间内,落后其它囚徒对后续光影估算能力。而洞里其它的囚徒则会认为,他在上面把眼睛弄坏了。他们会嘲笑他,觉得离开洞穴显然是宗蚀本生意,根本不值得一试。如果有人试图解放他们,把他们带到地上,他们会杀了他,如果可能的话。
最后,苏格拉底指出,谁如果回到洞穴中,就如同从上帝的关注角度,被遣返回人类的苦难生涯。对此他一开始可能还会不适应。所以他会在自己无法理解的环境里,显得笨拙和可笑。如果穴居的囚犯更能体谅的话,他们也许会明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视力障碍。一种出现在从光明走向黑暗的时候;另一种出现在一个人,从黑暗被抛入光明的时候。类似情况也适用于人的灵魂。当一个人经过一段过渡时期后,迷失在一种截然不同的经验范围内,无法认识某个事物的时候。当事人这时不应当受到嘲笑。因为这可能是由于他来自能识别真相的光明世界,一下子置身于不习惯的黑暗氛围;或者从比较无知的环境,闯入一个相对明了的世界,从而使他感到眩晕。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原因,可能导致同样的结果,从而对有关局势的判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