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个年龄,我们总是喜欢无病呻吟,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在那个年龄,我们大声歌唱,无视世人的眼光;在那个年龄,微风拂面都能嘴角上扬;在那个年龄,我们写诗,不为谁只因喜欢。
现在的我距那个年龄有好多好多年了吧!现在还是容易被感动,但不会持续太久;也会思考很多问题,但都逃不过生活的圈……某一天突然记起高三初听《白桦林》的那个傍晚,在飘雪的天儿捧着那张专辑,耳机里一直循环播放。由朴树想到了尹吾,想到了大学同学,一位男生,知道我喜欢朴树就跟我聊起了尹吾,并且把他的专辑送给了我。大学时光似乎是最适合民谣的,我见到了叶蓓、老狼还有朴树,圆了我追星的梦。
音乐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受伤后的疗愈,还是灵魂的释放?在那样的青春里,我们耳边总少不了音乐,似乎只有在那样的世界里我们才是我们自己,一首歌能让人哭,让人感同身受。音乐给予了我们太多,至少在那样躁动的年纪,抚慰了我们的心。
听《白桦林》时,我们还不懂什么是爱情,只是假装懂了;听尹吾的时候,我们还没体会过世事艰辛,只是告诉自己“你必须懂”。那时的沉重不过是青春的迷茫,看不清前方的路只能原地感悟,似乎除了敏感的心,我们一无所有。听民谣的日子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远去,如今再听一遍,只为那时的歌手和那时的自己而感动。青春的癫狂、现实的冰冷相互死磕,那歌声更像是嘶吼,那是现在的我们都已失去的破冰的勇气。
常常觉得自己的心还停留在那个迷狂的岁月里,这十几年的人生经历本不是我想要,这不过是当年的我们最为鄙视的碌碌无为而已。然而,朴树以《平凡之路》复出,歌中少了戾气,多了些柔软的希望。尹吾带着儿子要做《Better Man》,人生唯一一张专辑已成经典。新的民谣歌手偶尔红那么一首两首,毕竟高晓松已成“大紧”,叶蓓、老狼已不知去向……
今天的我又重新听尹吾,这个在我心中留有最深刻印象的歌手。我听到了无奈、苦涩,还有希望和斗争。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可以自嘲、自黑,但更需要拿出勇气,坚定必有曙光出现的信心。我们应该向这样的歌手致敬,他以死磕到底的决心做了普渡众生的事。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远行,离开这儿,这就是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