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啃这本书,一字一句,都得啃。我觉得我理解了,其实并不理解。里面举的例子很新鲜,我就主要读这里面的例子。我只知道大概念的大指的是“核心”,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逆向设计中所谓的逆向就是反过来的意思,就是把目标前置,很多老师会疑惑,因为他们写教案时,第一部分就是教学目标,那么目标不是已经前置了。但实际上。威金斯和麦克泰格所指的逆向,是指立足于“输出端”及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而且这里预期学习结果是从生活价值来思考的,也就是考虑:学了这些,对学生来说有什么价值和意义?而不是仅考虑“输入端”,即作为教师我要教什么?比如要交一篇说明文,如果只考虑“输入端”。老师们一般就是解决字词问题,然后分析这篇课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最后布置些作业,让学生巩固对说明方法的学习。但如果要考虑输出端,老师们就需要思考以下问题,学了这个说明文,单元学生未来可能做哪些迁移运用?他们如何才能理解说明文这种文体,并且能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各种说明方法等等
大概念教学我觉得他这样说的话我可能会明白一些。事实证明理论掌握的很透彻也是特别难的。
作者还提到大概念要在润泽的情境下发生。润泽让是升级因为挑战任务而感到兴奋和喜悦,同时也因为彼此信任而感到安全和放松。所以创设这样的情景任务就特别重要。
还是得啃,继续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