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乙真人身上品悟教育智慧

去年,动画电影《哪吒》破了国内票房记录,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除了主角哪吒,师父太乙真人也收获了很多粉丝。

太乙真人在电影中是“喜剧角色”的存在,但我觉得他身上的教育智慧更不该被忽视。太乙真人不仅是哪吒的师父,更像是一位深谙教育之道的“引路人”。他教导哪吒的过程,打破了传统“说教式”教育的桎梏,其中蕴含的包容、引导与赋能智慧,对当下低年段学生教育极具借鉴意义。

用包容消解“标签”,看见孩子的内在渴望,是太乙真人最动人的教育智慧。哪吒因身负魔丸,自出生起就被贴上“妖怪”“顽劣”的标签,陈塘关百姓避之不及,连李靖夫妇也一度对他束手无策。但太乙真人从未用偏见看待哪吒,反而理解他“顽劣”背后的孤独——渴望被接纳,却只能用捣乱吸引关注。他没有斥责哪吒破坏村庄的行为,而是先陪哪吒玩耍,再轻声问:“你是不是想让大家知道,你不是坏孩子呀?”一句话戳中哪吒的心事,也为后续引导埋下伏笔。

这让我想起班里的学生小航。刚入学时,小航总爱抢同学的文具、在课桌上乱涂乱画,大家都叫他“调皮大王”。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在课后观察,发现他每次捣乱后,都会偷偷看我的反应——他其实是想得到关注。后来,我特意让小航负责班级的“植物管理员”,每天让他给同学们的植物浇水,拿到窗台晒太阳。当他第一次把满室春色送给同学们,收到一句句“真棒”的赞美时,眼里满是惊喜。渐渐地,小航不再用捣乱吸引注意,反而成了班级里最热心的“小帮手”。就像太乙真人接纳哪吒的“不完美”,教育者只有先撕掉孩子的负面标签,才能看见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

以实践替代说教,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是太乙真人教育智慧的核心。他从未对着哪吒讲“你要善良”“你要担当”的大道理,而是用具体的事引导哪吒感悟。哪吒误以为百姓讨厌自己,赌气说“我才不管他们的死活”,太乙真人没有反驳,而是带着他飞到陈塘关上空,让他亲眼看见百姓春耕播种的辛苦、孩童嬉戏的快乐。“你看,大家不是讨厌你,是害怕未知的东西。要是你能保护这些美好,他们一定会喜欢你的。”后来,当敖丙要水淹陈塘关时,哪吒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他不是记住了太乙真人的话,而是真正理解了“保护”的意义。

我班里的小马曾是“挑食大王”,每次吃饭都把青菜挑出来。我没有反复说“青菜有营养”,而是带孩子们去学校的小菜园,让小马负责班级蔬菜区的护理。从种子发芽,长叶,小马每天都去浇水,除草,看着食堂阿姨把蔬菜区的青菜变成同学们的午餐,小马感慨:“原来青菜这么香!”从那以后,小马再也不挑食了。这就像太乙真人用“看陈塘关”的方式引导哪吒,比起空洞的说教,让孩子亲身体验,才能让道理真正走进他们心里。

太乙真人的教育智慧,本质上是“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用爱与耐心陪他们成长”。他不期待哪吒变成“完美的神仙”,只希望哪吒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教育中,我们面对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哪吒”,或许他们有小缺点、小调皮,但只要像太乙真人一样,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引导,就能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