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的世界是书呆子的世界,简单至极,非黑即白,不喜欢也不愿意接受灰色地带。喜欢谁就是纯粹喜欢,不考虑利益;不喜欢谁就保持距离,不愿敷衍,所以,我喜怒形于色,虽然内心柔软,但自带拒人千里之外的力量。我遵守规矩,有时能做到“慎独”,我知道,很多人看来,这是死板,是无趣。
回望参加工作几年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讲课、学生成绩都领先,荣誉和评职称始却终轮不上我,我当时一直以为我还不够优秀,需要再努力些。两个评上职称的朋友告诉我说送礼的事,可我始终迈不出那一步。再次想起以前老家的一个校长说我“是一张白纸。”我知道他意思,也知道有人很识趣地给他送礼,我觉得他粗鲁,没文化,丝毫没有教育人的情怀,全靠后台当上校长,不愿意向他低头。昨天,叨叨教练分享的研究生事例让我豁然惊觉:那个研究生不就是我吗?我一直活在书本中,活在爸妈简单至极的人际关系中,从未与现实社会接轨!而且我感觉到儿子跟我好像,在他身上,我不止一次地看到了我的古板与清高,这种影响真的悄无声息。
我感到了人际交往的繁琐与功利,一直在逃避,把自己封闭起来,只与几个不嫌弃我幼稚的人交往。到上海后,一切重新开始,人际交往的弊端彻底暴露,做班主任时家长送礼我不收,让我暗箱操作我不干,一家长让学生给我送了几次卡,我都没收,她说,我好有距离感[捂脸]办公室四五个人,哪那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于是,我把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局外人。快节奏高强度高压力让我时不时怀念老家的同事,老家的慢与轻松……我终究游离在怀念过去与恐惧未来中……好在,在笑叨一次次陪伴中,强行慢下来,开始回望灵魂,触摸内心,重启生命,把自己从受害者模式中唤醒,慢慢换上成长型思维,希望早日从渴望别人认可的的幻想中走出,活出自在的内聚性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