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自卑与超越》
作者:阿尔弗德勒·阿德勒(奥地利)
受前两本书的作者岸见一郎先生的影响,我对阿德勒越来越感兴趣,于是乎,打开了本月的第四本书,阿德勒的著作《自卑与超越》。也确实如我前面文章所说那样,我们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普通人,直接上心理学大师的课是略感吃力的。一个章节我花了两天才看完,且看的天上地下云里雾里,只能在这里以自己的理解说个一二,再多也是不能了……
这一个章节探讨的还是关于“生命的意义”。和史铁生一样追寻人活着的意义,这确实是一个活在地球上不分国界但分物种的话题。史铁生最后悟出的结论大概可以总结为:人活着本没有意义,你给人生赋予了什么意义那你的人生就是什么意义。这已经够让人豁然开朗了,阿德勒的思想格局会很大一些,有一种站在地球之上宇宙之间,俯视人类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阿德勒首先谈到,为什么“你”会思考活着的意义、生命的意义,而其他人不会?一般来说,人只有在遇到巨大困难和挫折时,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胃只有在胃不舒服的时候,你才会感受到胃的存在,健康的时候你是感受不到的。所以史铁生为什么会有这个疑问就不言而喻了。我为什么时常会有这个念头呢,我也是大概知道的,这几十年过的是苦是甜心里是有杆秤的,这么一想,反倒愈发可怜起自己来了。那些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的朋友,是让人羡慕的吧。
非常直观的来说,生命有两个极端的意义,介于这中间都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一种是非常好的意义,一种就是差劲的意义。我们就拿人生的三大课题来讲,“工作”、“交友”、“爱”。有的人,对工作不够认真负责能力一般,交往圈子小朋友也不多,爱情也不尽如人意。那么我们大概可以说,这样的生命意义是相对较差的。比较极端的另一面,有的人热爱工作并获得不错的成绩,社交圈子大朋友众多,爱情美满家庭幸福。那么我们可以说,这样的生命是有一个比较好的意义的。
那些失败的,生命的意义被他们自己搞的不堪,比如犯罪分子、酒鬼、精神病人、自杀者,都是对社会缺乏兴趣,他们生命的意义只有自己。而那些成功的大多是有合作和贡献精神的,生命的意义也在于你是否能给团体贡献力量,能否与团体进行互惠互利。这个团体可以小的你的伴侣、家庭,也可以大到社会乃至全人类。人要想生存在这个贫瘠又富裕的地球上,并想长存下去,必须要学会合作和贡献,孤立自我只能走向灭亡。
那些逃避人生课题,那些没有合作和贡献精神,那些没有自我价值,那些对团体对社会无用的人,你们的生命大概率是无意义的。是毫无意义还是多少有一点意义,大搞就介于两个极端之间,你自己心里的那杆秤左右掂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