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整个地球。”从物理学原理来讲,这不是在吹牛,但遗憾的是牛顿终生也没有找到那个“点”,所以这句话也永远成了一个假设,无法兑现。
企业里面听到最多的话常常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我们也发现优秀的企业在这方面的确做得很不错,譬如阿里巴巴、海底捞、海尔等等,他们在新员工的培训上,非常注重思想的统一,甚至于被外界盛传是在给员工“洗脑”,“洗脑”一般是针对传销组织常用的词,这些企业被人讲多“洗脑”了,终于按捺不住,站出来回应,阿里的回应大概意思是:我们并不是在给员工洗脑,而是要寻找、培养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我们希望所有进到阿里的人都有着共同的追求,相同的价值观。简言之,就是要统一大家的思想。
华为招聘的新员工要过的第一关就是“文化洗脑”,先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华为甚至教育新员工:为了销售额的增长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正常的。对此任正非给出的解释是,华为的大部分员工受过高等教育,容易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容易先入为主,往往学历越高的人,越有这样的“偏执”,如果认识不统一,就可能产生许多错误的导向,产生管理上的矛盾。所以,我们既要向员工灌输公司的文化,同时还要去改造他们的个性,达成统一的步调,一致的行为,形成合力,而不是不同方向的力相互抵消。
在我们服务的很多企业中,这些企业家们常常会表现出他们的忧虑与困惑——虽然我们(企业老板)也知道统一思想非常重要,大会小会上也常常讲要统一员工思想。但是坦白讲,这些话的力度都比较小,收效甚微,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这个思想要往哪里统?怎么样才叫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合力?!所以,我们就常常“变”,久而久之,把大伙都搞烦了,但是我们还是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
事实上,在我看来,这些企业家们的困惑就如同牛顿提到的那个“点”,所不同的是这些点是真实存在并且可以被发现的,找准了这些点,也就找到了统一思想的根和本,我们就能够很清楚员工的思想要往哪里统一。如何找这些点,我们认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的本质。
比如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他认为全人类都认同的一个特点是:喜欢物美价廉的东西,不论种族、地域、肤色等,于是他断定零售业的本就是“便宜和服务”,所以他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两点,他们建物流体系、使用卫星联网等等都是为了降低成本,而要求员工微笑服务,日事日毕,都是为了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因此,他们统一思想的点就是——将商品价格尽可能降到最低,服务做到最优。同时,做火锅的海抵捞,张勇分析后发现火锅的味道整体来讲差不多(顾客对火锅口感的敏感度不会很强烈),所以他认为将客户体验(服务)做到极致,肯定是致胜之道,结果他花了很长的时间培训他的员工练就了“金牌服务”的本领,在他员工的潜意识里:服务好顾客永远是第一位的,以致很多人去海底捞想要体验一下它的服务,胜过去品尝它的味道。
我们北京有个做精油的客户,我们都知道这类商品的附加值是非常之高的。他的老板的做法常常让他的管理者(包括高管)不理解,他们看到老板常常在欧洲投一大笔钱购买古堡、买一大片地种植熏衣草什么的,包括代言也常常是请欧洲人……事实上,我们稍作分析:精油类产品,必须依靠欧洲的文化强权地位,才能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也才能够有更高的附加值,这就好比亚洲世界永远产不了古奔驰、LV、普拉达等奢侈品一样,并非质量出不来,而是没有文化话语权。所以,这家公司统一思想的点就是要让全体人员认识到我们产品获得极高附加值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产品以外的烘托——傍大款。
我们常讲“思想靠教育,技能靠培训”,但是教育的前提是我们(企业家)自身要明确到底要教育什么样的思想,要找准统一思想的“点”。值得借鉴的一个方法就是任正非在华为的做法,任非常善于通过剖析典型事例,形成舆论氛围,提炼出理念原则,最后定出制度,落实到公司全体上下不折不扣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