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和弟妹聊天,推荐她去看一些儿童敏感期的书,(小侄子两个半月),因为最近参加的工作坊和成长小组,让我真的觉得童年太重要了,如果可以,真的希望每个父母都有机会去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过好他的每个敏感期。
我俩聊聊着,就聊到了我弟。弟妹一句话说他的脾气不好,就是因父母的亲密关系影响的。觉得我弟就像我爸,脾气不好,有点恐怖,还不会体谅老婆。一看到这些话,我脑海中确实马上出现了我爸的样子,同时我也想到了“都挺好”剧中的一幕,我们怎么就一不小心活成了我们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呢?我弟跟我爸关系一直不太好,家人中,他最讨厌的就是我爸,前不久他还和我妈埋怨我爸。当弟妹说他像我爸,我一开始有点不舒服,因为我想到了我爸脾气爆起来的样子,想到了爸妈吵架的场面。但很快我平静了,因为上周末,这些场景已经在我脑海中走过一遍了,我看到了那时无力的我,今天我也看到了无力的弟弟,他也很无助。我冒出了一个想法,其实我应该找回我做姐的角色,找回我做为姐的价值感。当初我无力解决这些问题,我选择了逃避,我总以为不去想,自然会过去,但它其实一直就在心里压着。我现在可以慢慢往回看了,我试着去接纳这些过去,我尝试想办法去处理一些我可以做的事。至少我现在回忆这些,我不再觉得那是不可触及的内心深处的伤。我也不觉得回忆这些是对我爸妈的记恨,而是去看到我自己,原谅自己那时的毫无能力。或许我可以伸手去抓我的弟弟手,至少我们还在一起。我要成长我自己,希望我也能有能力去把我弟从那场景中拉出来,我想要自己能回归到自己的每一个角色中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我想到了张瑞那天和我谈的价值感,每个角色的价值感,我都不满意,因为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今天,当弟妹说,我弟更相信我的话时,让我有空和他聊聊时,我突然找到了我做姐的价值感,其实小时候,很多时候,弟是以我为榜样,当我高考没考好时,他似乎比我还恨我爸。所以,如果我好好的,我从童年中走出了,我再和他一起去面对和回忆童年,是不是他也能释怀,做回他真正的自己。
我要成为一个我想成为的那个人,而不是一不小心活成为我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这是我今天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