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面对挫折:复原力
目的:帮助父母理解复原力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孩子对世间的解释方式,从而培养孩子的成长型心智模型 。
一、复原力及其影响因素
复原力是指一个人遇到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情况时,能够有效地适应新环境,走出不利局面。
有四个因素影响着一个人能否从不良环境或者人生事件中恢复过来。
第一个因素:孩子自己的个性 。
第二个因素:温暖的亲子关系。
第三个因素:家庭以外的社会支持。
第四个因素:其他社会资源。
上述这些因素,都会对孩子的复原力发展起到作用。只不过有的作用大些,有的作用小些。所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会产生合力。正是这个合力的影响,渐渐的让不同的人走上不同的成长道路。
人的发展是一条漫漫长路。对父母来说,给孩子创造温暖的家庭环境,尊重孩子,满足他们成长中的需要,出来都不会太晚。
二、对事件的解释方式影响孩子未来的成就
积极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丁·塞利格曼认为,悲观的人和乐观的人的区别在于他们对世界的解释方式。
悲观的人往往用三种方式去解释不好的事情:个性化、永久化及泛化。
例如一次考试失利。悲观的孩子会解释为我很笨(个性化)、再也考不好了(永久化)、什么事情都干不好(泛化)。而乐观的孩子会认为这次考试非常难,我只是暂时没考好,只要我继续努力,终有一天我能够学会并考好。
心理学有两个著名的心智模型理论:一种是固定型心智模型,这种心智模型的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另一种是成长型心智模型,这种心智模型的人认为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
具有成长性心智模型的人,对学习和练习都有着正确的态度,他们希望得到反馈意见,并在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反复练习,成绩也会随之提高,这有助于他们建立真正的自信。
不同先知模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区别:总是结果还是过程、要不要努力 、怎样面对结果(找借口或抱怨还是坦然面对并审视自己的能力、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并重新调整策略或目标 )。
三、怎样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心智模型
四个办法:成人自己必须具备成长型心智模型;创造“容错”环境;着眼过程、具体帮助;告诉孩子什么是成长型心智模型。
三个注意:;努力与聪明(没有必要过于纠结自己的句式或用词。只要父母看重孩子做事的过程,而不是只用最后的结果来评价他,孩子就能被激励。 );努力与策略(父母也好,老师也好,不是只夸孩子努力就够了,一定要教他方法,把发向给他指对 );压力与挑战(学习新东西是让我成长的机会,有些东西暂时学不会或者出错都没关系,这只是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而接受挑战可以使人突破瓶颈,取得进步。当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他就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成长,并且有能力把压力转化成挑战。这样的观念会让孩子变得更有韧性,走的更好更远。 )
四、爱是孩子面对挫折的铠甲
美国儿童心理咨询师佩里写过一本诊疗笔记《登天之梯》,里面提到一个小白鼠实验 。实验证明了我们经常以为的在年幼的时候对孩子严厉 可以帮助他们以后更好的面对挫折是错误的。实际上压力并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面对挫折,只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让孩子更好的面对挫折。
父母的爱,而不是苛责,才是孩子面对挫折的铠甲。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够坚强。不过,这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父母的爱作为缓存带,以减轻孩子的压力,同时也需要孩子自己心智上的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逐渐为自己打造起应对挫折的铠甲,这样在真正需要应战的时候才会有备无患。
教育中的自我实现预言罗森塔尔实验证明:当父母或老师经常对孩子做出正面评价,甚至都不需要用语言仅仅用非语言行为就能影响孩子,让他们朝着父母或者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孩子的发展有共性,也有个体差异。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需要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帮助孩子逐渐建立起应对世界的模式。这也是贯穿孩子人生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任务。回想我们自己,从小时候到成人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应对模式,但很多时候都是不由自主或不自知的。现在我们学习了这些概念和理论,了解了我们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那么就需要自己首先做出改变。我们还可以把这些概念告诉孩子,让他们尽早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应对模式,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观念、行动以及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