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低年级的语文知识点比较简单,但是受学生自身年龄特点的约束,要想取得好成绩也不容易。这学期,因为二胎放开,学校有好几个适龄女教师都在家待产,从没教过主科的我,也赶鸭子上架,担任二年级语文教师。
刚开始,我也很抵触,心想体育课空着不让上,非让垮科。可当我走进教室,看着孩子们天真而又稚气的脸庞时,就感觉自己身上的使命感在一步步加强。乡村教师就是这样,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哪里需要哪里搬。学校师资不足,校长这样的安排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既来之则安之,既然这49名学生交给我了,我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带好她们吧。
接下来的日子,我认真备课,积极辅导学生。把自己归零,不清楚的地方,主动跟各位同事取经学习。好在,一个学期下来,自己也慢慢适应了,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整理如下:
一、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每学一篇新课文,我都会通知孩子们先预习。利用工具书,孩子们会先将字词和课文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课前我也会充分备课,把握好课文的重难点,对文本删繁就简、大胆取舍,做到有的放矢。我讲课时,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按照标准坐姿坐好,不能做小动作。往往是一边讲课一边观察下面的孩子。发现有开小差的,我用眼神示意,孩子立刻就知道自己错了,马上坐好。课堂上我也会时不时的提问,回答精彩的也会有各种激励性评价,孩子们的情绪都很高。课堂上,我比较注重教给孩子们学习的方法。如识字的方法,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从而融会贯通。
二、不落下一个孩子
“不落下一个孩子,能提高一分是一分”。我有个点名册,谁的任务完成了我就给他打个✔,做到心中有数。当天没有完成的第二天我还会追着要直到完成为止。对于班里的后进生,除了更多的关注他们外,我还经常找家长谈话。跟家长沟通,让家长觉得咱是真心对孩子好,老师都这么掏心掏肺,作为家长哪好意思不管自己的孩子呢?
三、小组竞赛制
我把班上的孩子分成了12个小组,每小组4人左右,设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每名干部帮扶一名学生。这样基本上能达到一比一的比例,干部负担轻,更有利于开展学习。小组长负责统一管理。孩子们完成任务后,组长副组长先检查,没有问题后反馈到教师这,我再审核。为了保证质量,我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第一个完成任务的加20分,第二名加15分,第三名加10分,其余不加分。我审核出错误的,要继续订正,每人次小组扣掉10分。为了不扣分,组员写的背的都很认真,组长检查也很认真。每个周五汇总分数,得分最高的小组每人奖励一张奖状,并佩戴“胜利”奖章一周,拍照留念,通知家长。这样既减轻了我的工作压力,也提高了孩子们管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四、坚持练字,坚持每天读书
刚接手这个班时,班里部分学生写字很差。于是,我发动班里学生积极练字,一天一页,不要求速度,但必须写好。在检查时,我会指导孩子们如何写好汉字。后来,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要求加入练字。另外,我们班有个阅读群,每天学生都会在群里打卡。时间比较自由,你可以选择早上中午或者睡觉前。内容广泛,快乐读书吧,唐诗三百首,十万个为什么,只要你自己喜欢,在老师这备案过,都可以认真阅读。大家在一起读书,气氛特别好,也容易坚持下来!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有很多,也各有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值得每一位教师仔细思考。以上是我的个人心得,可能不太成熟不太完善,但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处处留心,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