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网中38期 第807天
除黑体字外,其余为书中摘录 R-荣格 W-我
R:我作为你的灵魂,是你的母亲,体贴却又可怕的包围着你,我滋养你,也使你堕落,我为你准备好东西和毒药。我是你和阿布拉克萨斯的调停者,我教你艺术,保护你摆脱阿布拉克萨斯。我站在你和无所不包的阿布拉克萨斯之间。我是你的身体,你的阴影,你在这个世界上的效力,你在神的世界中的表现,你的光辉,你的呼吸,你的气味,你的魔法力量。如果你想与人生活在一起,你应该呼唤我,但如果你想上升到人类世界之上,与恒星的神圣和永恒的孤独生活在一起,你应该呼唤唯一的神。
W:在完结篇里,想用书中的最后一段话作为开始。这也许是一种灵魂的告白,也许是一种灵魂的呼唤,呼唤我们看见灵魂的掣肘。
活出自己。是否是和灵魂合作,通往“神”的路,走向阿布拉克萨斯。
R:只有在他们向你寻求建议和帮助的时候,你才能打开他们的双眼。但如果他们没有这么做,那么他们就不需要你的帮助。如果你把自己的帮助强加到他们身上,你将变成他们的魔鬼,使他们更加盲目,因为你树立了一个坏的榜样。穿上耐心外套,冷静你的头脑,坐下来,任魔鬼去吧。
W:不“求”不帮。比起帮,可能对方更需要的是你的理解与倾听。看到他们的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同频他们的情绪。如此就好,人们就能够找到自己的解决之道。没有来寻求建议和帮助的时候,你打开他们的双眼,当人们来寻求帮助和建议的时候,实际上他们已经在自己的解决之道上,也就不需要你的帮助。自己的建议,有时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混乱,让对方本来有方向的心,变得摇摆不定起来。我们需要耐心,需要冷静,需要沉着,需要“让子弹飞一会”...
R:个体化是个体存在的形成和分化的一般过程,特别是个体的心理发展,成为一个有别于普遍性的存在,脱离集体心理。因此,个体化就是一个分化的过程,目标就是发展成为个体人格。
如果我们人忠于自己的本质,即分化,我们将自己与善和美区分开,那么也会与恶和丑分开。那么我们就不会落入普累若麻咒语中,也就是说不会落入虚无和消解。
W:善是善,恶是我,善不是‘我’,恶亦不是‘我’。区分人和事,事不能代表人的‘质’。忠于自己的本质,我们会遇见什么样的自己呢?又会创造怎样的一个世界?那是理想的国度的吗?如果没有虚无和消解,是否也就没有善恶和美丑呢?无善无美,即无恶无丑。
R:知识有不同的水平。这些东西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样,只有在你的世界里,事物才总不是你所知道的那样,因此在你的世界里才有错误。
如果一个人没有知道的更多,却去更加相信某些东西是好事吗?
不论是谁陷入疾病和接近死亡都会渴望知识,牺牲自己的宽恕。
W:你眼中的错误或者不得了的事,在他人眼中可能并非如此。知道自己的限度,便是打开另一扇窗的开始。
人们往往也因自己的局限,而更加确定很多东西。甚至于很多人来说是不可动摇的真理,人生信条。不知道那是否确定就是好事,但多少是在其中受益,因此而强化了自己的相信的某些东西。
没有陷入更糟糕的状态时,往往会追逐很多虚无毫无意义的东西,到头来发现什么也没有“抓住”,匆匆一生,枉费一生。知识,有时候避免了很多自我成长的耗费,也保护了人们免受一些痛苦。虽然人生之道,痛苦是不可避免的。
R:相爱的人不能团结,因为受到恐惧的强迫。
最高的善受到无尽的恶的制衡。
创造的本质和目标就是分化。
在个性中,每个人都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因此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避免被奴役。
W:虽然每个人都不想被奴役,但时常却做着被“奴役”的行为。于一些人来说,“奴役”,代表无须自己动脑和承担责任,认为大树底下好乘凉,可以遮挡他人生路上的风雨,自己只需要听从安排和指示行事即可。
R:团体是深度,个性是高度。
团体提倡自我约束,个性提倡放纵。
团体为我们带来温暖,个性给我们带来光明。
远离渴望,便会无畏。远离爱,要爱整体。
你将变成一条河,灌溉土地。河在寻找每一条山谷和溪流流向深度。
W:深度是痛苦,高度是孤独。深度是阴影的黑暗地带,高度是寒冷的无人区。
生命如果是一条河流,你将通往四面八方,纵横交错地奔赴,也许会在某处驻足停留,但不会贪婪留恋。
每一个山谷,每一条溪流,都是生命的前方,无论是什么样的山谷,什么样的溪流,它们都没有分别。带你进入深度的,送你通往高度的,是没有分别的山谷和溪流。
是否我们不渴望任何一个山谷和溪流,就可以无所畏惧地通往每一处;是否我们不在任何一处停留,但对任何一处都带着感谢与祝福,就可以不被羁绊与阻碍地畅通而去?
R:通过自愿的奉献,我将束缚的纽带移除。
如果我被捆绑在人和物上,我既不能走到我生命的终点,也不能到达自己最深的本质。
如果人能够活出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去模仿,那么你的工作就会完成。
只有耐心的比较才能产生解决方案,而非片面的采取快速的决定。
缺乏带来满足,充裕却带不来满足。
W:所以,人们到底是在追求充还是缺乏呢?失去满足的感觉会如何?如果一个缺乏被满足,充裕了,又会产生另一个缺乏,我们总在创造缺乏来追求充裕的满足,那么,缺乏可不可以说就是充裕呢?
也许你并不缺乏,只是需要充裕来满足缺乏。人们追逐的不是充裕,而是缺乏。
R:心理的活动和品质的发展都被通过压抑退化而剥夺,从而变成恶习。公开或秘密的恶习将合法的活动取代带来人格自身的不统一,意味着道德的痛苦和真实的疾病。只有一条道路还在对任何一个想使自己摆脱这种痛苦的人开放:他必须接受自己灵魂中被压抑的部分,他必须爱自己的劣势,甚至是自己的恶习,这样堕落的内容才能重新得到发展。
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便受到祝福: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会受到诅咒。
基督通过承受痛苦征服世界,但佛祖通过舍弃快乐和痛苦征服世上的快乐与痛苦。因此佛祖进入空无,这指一种不归的状态。佛祖甚至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力量,不通过控制肉身获得快乐,因为它已经超越快乐和痛苦。
W:接受自己的劣势,释放自己灵魂中被压抑的部分,人们才能够摆脱很多无畏的痛苦,包括压抑已久酿成为的疾病。这种痛苦,甚至是一种假象,是我们自以为是的痛苦。对自己的不认识,不接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们的灵魂承受不住那些压抑时,他总要呐喊,拿起它的利剑,撕裂出一道口子,逃出来。
佛祖的启示,是空无吗?空是否满的极致,无是否又是有的极限?空无,是最大的满和有。更高的精神力量是不通过肉身获得快乐,超越肉身的快乐是什么?是通过知识表达出来的精神?还是我们需要相信“神”,在灵魂的协助与合作之下,通往自己的“神”...
每个人在不同的状态与不同的阶段里,都有着各自的答案吧!
R: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孩子,在老年人身上,这个孩子甚至是唯一人具有活力的内容。人可以随时求助于这个孩子一样的内容,因为它有取之不尽的饱满精神和忠实。一切事物,甚至是不吉利的事物,就都能通过重新变成像孩子一样而变得无害。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这么做就足够了。我们甚至设法通过把自我带回到像孩子一样来驯化激情,或许激情的火焰更常在孩子般的哀叹中熄灭,因此这样就会很有前途,像孩子一样似乎是一剂令人满意的药。
W:像孩子一样,是一个清空新的开始吗?诞生一个新的自己,回到“无知”的状态中来,怀着好奇和纯净之心,用童真之眼看向自己,看向他人。我们会从中获取怎样的前途?怎样的乐趣?
是否像个“孩子”一样,人的很多东西便值得被原谅,被宽恕,被淡化...
R:无论谁超越基督教的世界观,但却没有明确的做到,都将落入一个虚伪的深渊,一种极度的孤独,缺乏任何隐藏事实的方式。
摧毁很容易,但重建很难。
自我扎根于中点,并固定在这里,观察两种原则在自己内部的斗争。
人类的痛苦没有终点,因为它的生命没有终点。
痛苦和失望冰冷地充满阿布拉克萨斯的世界,所有你生命的温暖都缓慢的下沉到你灵魂的深度中,到人的中点,在这里,你唯一的神的蓝色星光在远处微弱的闪烁。
不要逃离阿布拉克萨斯,不要寻找他。你能感受到他的强迫,但不要抗拒他,这样就才能够活下去,赎回自己。
W:重建自己,从重新认识自己开始。
肉身有其终点,生命没有终点。生命一直在延续,每一个人存在的生命,既承载着先辈们的印记,又将承载过来带着自己生命符号的传承给下一个时代的人。
每一个时代中的人,都承载着祖先的“基因”。人类的痛苦没有终点,不知人们走向自己的神时,是否就是痛苦的终点?
还是,如佛祖一样进入空无就是痛苦的终点。
痛苦,发生在迷路的人身上,也发生在丢掉灵魂的人身上。
我们始终痛苦,又从痛苦里一次又一次地认识自己。
迷路的人
你要去往哪里?
你饮的酒 是痛苦酿造的吗
你唱的歌 是灵魂在哭泣吗
你听到——
来自母亲的呼唤吗
如此孤独 如此寒冷
如此潮湿 如此混沌
我们需要温度
体贴的温度
柔软的温度
向佛祖学习吧 获取知识
是否
走在这条路上一步 痛苦就减少一分
还是
本不该因害怕痛苦 而去见‘佛’
听见灵魂的声音
承认自己的恶
正因为恶 才通往善
在中点
‘我’既不是恶 也不是善
和善与恶 都保持一点距离
比较容易看清楚自己的面目
在灵魂的呼唤里
找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