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学习】《关睢》之爱情,课堂之语文实践

关于李华平《关雎》课例中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落实的思考

感谢宁丽萍老师的邀请,感谢李华平教授的课例,感谢各位群友的陪伴,下面我按照题目要求,把我完成的作业和大家分享一下:

1.本课例中诗歌教学实践活动的实录部分及其目的、作用、效果的分析

我选择的是进入正课的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可以说是该课例中一个相对完整的片段,它体现了哪些诗歌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呢?

我们要简单说一下诗歌教学应该有哪些实践活动,我们知道诵(吟、唱、演)读、品析、仿(扩)写、转换(诗变成文、变成剧、变成歌、变成画等形式)等是比较常见的语文实践活动。

鄙人眼拙,李教授的这个课例片段中,我认为最主要的实践活动使用的是品析。使用的方法是关键词品读法。

(一)探究淑女特点 

(前半段对诗整体特征的探究省略)

师:“淑女”怎么讲? 

生:行为举止端庄优雅。 

师:好一个“端庄优雅”,我们再看看文本“淑女”的前面用了一个附加词。 

生:窈窕。 

师:可以看出,淑女的特点之一是……

生:文静与美好。 

师:写“淑女”看看还用了哪些词,请在相应的词语下画一个圈相互交流一下。 

生:交流(学生切切私语)

生:流、采、芼 

师:再看看文下注释,这三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1:流,捞取;采,采集;芼,挑选。 

师: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淑女”有什么特点?

生1:爱劳动。 

生2:勤劳。

师:可以这么概括。请同学们想一想,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生:就是她挑选夫君的过程。 

师:哦,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就是择偶的过程,联系得好。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说明了淑女在择偶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生:谨慎、理智。 

师:是不是见人就爱,是不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说明古代的淑女不爱“渣男”,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网络词语。我也是才学到不久。 生:教室里一片笑声。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古代淑女有什么特点? 

生:端庄优雅、文静美好、勤劳,爱得理智,爱得谨慎。 

师:淑女这样子择偶,那君子是怎样表现的呢?请圈出写君子的动词。根据这 些动词,我想你能走进君子的内心世界。

目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引导学生从诗句的关键词中认识诗中“淑女”的特点。

作用:品读“淑女”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语言里,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分析和赏读的能力,对爱情的对象有一个合乎道德的启蒙。为下面对君子的解读,对学生进行爱情观的启蒙教育奠基。

效果:这段品析,目标明确,方法得当。以“窈窕”这一形容词,品读“淑女”之“淑”的表,以“流、采、芼 ” 这三个动词来品“淑女”之德(内涵),学生很容易得出淑女勤劳的结论。再通过三个动词词义的辨析,品出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的象征意义,品出淑女爱得慎重、爱得理智。一切水到渠成。且不拖泥带水。

2.我的学后感

  李教授这一课例已经被很多语文同行、大家评过,比如刘兴聪老师的评论文章《演绎如此美丽》,我已经拜读。在此,不敢妄议。有点感觉,分享如下,欢迎拍砖。

  这节课上得简约而不简单。清晰的教学思路、朴素大方的教学方法彰显的是高超的文本解读的能力;简洁而不失风趣的引导学生探究的语言展示的是老师教学语言的艺术和对语文教学、对诗歌教学很有个性特点的深刻认识。

  但是落实到我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如果采用李教授的教学设计,我却没有取得教学成功的信心。

  一节课,如果把《关雎》的学习任务全部完成,我自然要建立在我自己的学情的基础上。写这点感受时,正好我们安徽的网课刚上完《关雎》这一课,网课老师布置了如下作业:

1.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感受其节奏和韵律。

2.请模仿余冠英先生翻译的《关雎》第一章,试着将其它章节译成白话诗。

两个班92名同学,上传这两个作业照片的有43人。上传的音频中,把“君子好逑”中的“好”读成第四声,“参差”读成“餐叉”的时有出现。

所以诗歌的朗读指导,课堂要有;诗很短,又是必背诗歌,背诵的训练也要有甚至应该有默写训练。

所以,我此时的想法是如果我面对我的学生导读这首诗,我应该怎样把李教授的爱的导读和上面我提到的教学任务整到一块去。

附录:

《关雎》课例 执教者: 四川师范大学  李华平

一、暖场活动 

师:上课之前我们聊一会儿,可以吗?愿意聊一会儿的把手举起来。

生:举手 

师:举高一点儿,再举高一点儿。呵呵,你们想聊什么呢?

生1:我想给老师聊聊关于这篇文章的课外知识。不是一字一句的学文言文吧 !

生2:学这篇文章有什么作用?

师:你觉得呢? 

生2:关雎,是属于情诗一类的,是不是学得太早了点儿。 

师: 你认为什么时候学最合适? 

生2:高中. 

生3:这篇古诗情感丰富,初中生学习也是比较恰当的。 

生4:这篇古诗有点“歪”,古人很早就有人耍朋友的。(课堂一片笑声) 

二、进入正课 

(一)探究淑女特点 

师:起立,上课  生:教师,好! 

师: 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读……

师:“钟鼓乐之”,第三个字怎么读? 

生:le(四声)。 

师:请记好这个字的读音。  生:记

师:这是一首 诗?请写在标题上面。 

生1:爱情诗。

生2:相思诗。 

生3:追求诗。 

师:你们是从内容角度看的,哪从时间角度呢?

生4:古文诗歌。 

生5:古代爱情诗歌。 

师:是的,这是一首古代爱情诗歌。古代的爱情是怎么样的爱情它与现代的爱情有什么不同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是写的谁与谁的爱情。

生:“君子”与“淑女”之间的爱情。

师:“淑女”怎么讲? 

生:行为举止端庄优雅。 

师:好一个“端庄优雅”,我们再看看文本“淑女”的前面用了一个附加词。 

生:窈窕。 

师:可以看出,淑女的特点之一是……

生:文静与美好。 

师:写“淑女”看看还用了哪些词,请在相应的词语下画一个圈相互交流一下。 

生:交流(学生切切私语)

生:流、采、芼 

师:再看看文下注释,这三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1:流,捞取;采,采集;芼,挑选。 

师: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淑女”有什么特点?

生1:爱劳动。 

生2:勤劳。

师:可以这么概括。请同学们想一想,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生:就是她挑选夫君的过程。 

师:哦,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就是择偶的过程,联系得好。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说明了淑女在择偶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生:谨慎、理智。 

师:是不是见人就爱,是不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说明古代的淑女不爱“渣男”,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网络词语。我也是才学到不久。 生:教室里一片笑声。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古代淑女有什么特点? 

生:端庄优雅、文静美好、勤劳,爱得理智,爱得谨慎。 

师:淑女这样子择偶,那君子是怎样表现的呢?请圈出写君子的动词。根据这 些动词,我想你能走进君子的内心世界。

(二)探究君子特点 

生:(圈画、交流  )

师: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想看看“英雄所见是否相同。”首先说说有几个写君子的动词。 

生:有三个“求、友、乐”。 

师:好配偶,人人都想“求”,用现代的俗语说就是“打起灯笼找。”文本中的君子求到了吗?

生:没有求到? 

师:没有求到肯定是很痛苦的,文本中怎么写的这位没有求得淑女的君子的痛苦的?大家读一读这几句话。“寤寐思服……”预备起……生:读……反复读……

师:同学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位君子的痛苦?可以通过联想和想像。 

生:这位君子白天黑夜,无时无刻没有思念心中的淑女,可以说面容憔悴。 

师:“面容憔悴”是想像而得。我们还可以想像这位君子,思念淑女到了,面容 枯瘦,茶不思,饭不香,日日难安,夜夜难眠,到了快崩溃的地步了。可见这位君子在求偶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生:尊重、执着。 

师:我们一起来背一遍。 

生:(背)。 

师:难道这样子执着下去,把自己折磨得不成人型就能求得淑女?这位古代君  子想了其它办法了没有? 

生:琴瑟鼓之啊。 

师:2000多年前能弹琴鼓瑟的人家是什么人家啊,下去以后探究一下。 

师:为什么这位君子一开始不用弹琴鼓瑟的绝招呢?谁来解读一下? 

生1:一开始没有想到。

生2:一开始很自信。 

生3:一开始把绝招使出来是十分冒进的人。 

生4:君子想一步步地来,试探一下眼前的女子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淑女。  师:老师不着声,任其学生无端想像。

生4:是后来学的琴瑟。

师:我还是比较认同这位同学的联想。按这种联想推演下去,这位君子有什么特点? 

生:君子的第三个特点:为爱而学习。 

师:为了爱而提高自己啊。哪像现在有些渣男,要死要活,死皮赖脸,骚扰折腾……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篇美好的爱情诗。 

生:(读)。 

师:再读一遍。 

师:一起背一遍。 

师生:一起背。 

师: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篇爱情诗了吗?(教师指着开课前提出问题的那位学生) 

生:我们要会爱。不能盲目疯狂的追求。 

师:这样说来,学习这首诗就有它的现实意义了。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诗经里的开篇之作,给当时的男女青少年树立了一个爱情的标准。今天依然有它的借鉴意义。

师: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作为我国诗乐文化传统的源头之一,以其丰厚的思想内容、不朽的艺术价值永远照耀着中国文学的路途。爱情,多么美好...
    心有阳光_cbec阅读 4,024评论 1 10
  • 课堂类型:诵读型、跳板型群文阅读 上课时间:2019年4月10日下午第三节 上课班级:襄城县斌英中学八·5班 课堂...
    秋之准备阅读 3,417评论 3 29
  • 凉薄清荷 :你好。 学习《诗经》注意: 《诗经》四始:《关雎》为《国风》之始。《小雅》之《鹿鸣》、《大雅》之《文王...
    彤同妈妈阅读 1,027评论 0 1
  • 凉薄清荷 :你好。 学习《诗经》注意: 《诗经》四始:《关雎》为《国风》之始。《小雅》之《鹿鸣》、《大雅》之《文王...
    彤同妈妈阅读 1,822评论 0 15
  • 自律就是做自我管理。生活工作各个方面但总的来说是管理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时间安排。行为习惯,我们可以去慢慢的培养。慢慢...
    星星Fineyoga_7bf2阅读 26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