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完日更很难受。沉浸在一种感觉中。最近一直笼罩在对生死和无常的思考中。
因此,今日日更,摘抄一些关于生死的论述,以便有所学习和启发。
《兰亭集序》,作于公元353年,关于生死之观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把死和生当作一回事是虚伪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视同无别是矫妄造作。”
同时,一千六百多年后,《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三辑》在最后一章即第50章,透彻、系统地解读了中华无死智慧和无死文化。
中华无死文化是一种向内求的文化——它不否认外力的存在,但它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外力身上,而只会借助外力去开发自身,改变自己的生命本质,让自己趋向无死的境界。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思维,也是东西方哲学最大的区别,正是因为这个区别,东西文化在方法和追求上都有巨大的差异。
其中,在“不动且灵明,平等证永生”小节中有“生死成一如”:“我心已平等,断除分别心。生死成一如,圆满两足尊。” 具体阐述了对“生死一如”,或"一死生"。
"我心已平等,断除分别心。生死成一如,圆满两足尊”。注意,这既是一种自我暗示,也是一种境界的呈现,意思是,你经过前面的训练,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智慧,专注力很好,定力很好,心也非常听话,你的身上已经没有什么不好的东西了。因为你的分别心已经断除了,你做到了真正的平等,生死的幻象不再困扰你,于是你不再害怕死亡。你知道个体生命其实是无死的,它会不断地进行能量转换,不断地呈现出新的形态,但它不会灭亡。甚至可以说,你就算想死也死不掉,因为能量守恒。
每个人都是这样。有些人非常希望自己能像清风一样,从世界上消失,但他消失不了,即便有时看起来消失了,也不过是换了个样子继续存在而已。庄子的老婆死后他一点都不伤心,反而击缶而歌,就是因为他完全窥破了这个真相,觉得没什么好伤心的。
人就是这样,智慧到了一定的境界时,想让自己伤心,都伤心不起来。而且这种不伤心不是麻木,而是一种了不起的智慧,他看透了世间万物的流转,知道万物一直在转化,原本让自己感到伤心的事情,只是整个转化过程中的一小部分,自己目前的身份,也只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小部分。归根结底,大家都在大自然的循环中玩着自己的角色扮演游戏,只是对很多人来说,参与这个游戏是一种不自主的行为。只有窥破真相,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主宰心灵的人,也就是实现了身心无生无灭的人,才能在这个无限循环的游戏中掌握主动权,选择自己的角色。而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也就明白了生命的真相,对一切都了了分明,知道本来就没什么值得悲伤,因此,他们的心总是如如不动。这种人就被称为圣者,达到了“生死一如”。
阿罗汉就是这样,他圆寂的时候“长揖世间,不受后有”,也就是长长地向红尘作了个揖,说“以后我再也不来了。”为什么他能这么说?因为他可以自主心灵,只要他自己不想进入轮回,就没有人能让他进入轮回,这是一个主动的选择,他心里对红尘再也没有牵挂了。凡人做不到这一点,凡人会和爱人发下三生愿,祈祷着下辈子也能相爱,下下辈子还能相爱,最好生生世世地爱下去,这个执念会把他们姥姥滴锁在轮回里,生生世世地轮回。当然,有些人只是情绪冲动,随口说说而已,也许说完之后就不想生生世世地相爱了,但他们还是会被欲望锁在轮回里,即使不想再来,也还是会来。
智者不会冲动,也不会说谎,他说了不愿再来,就肯定不会再来。那么,你想当智者还是愚者?你希望自己的爱人当智者还是愚者?如果你不想当智者,但你的爱人相当智者,很可能你还牵挂着“三生愿”,人家就“长揖世间,不受后有”了。有一部电影里就是这样,男女主角相爱,但男主角的家人不同意他们来往,于是女主角就跟男主角相约殉情,还亲手给男主角喂了鸦片,但是她死了,男主角却没有死,还娶了另一个女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不该把命运交给别人,也不该把命运交给自己的执著。因为,不管你再怎么执著,也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 选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三辑》,p529-531,雪漠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