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抓学生的“潜意识”,深谙学情。
从形容成熟男人的词语开启聊天模式,学生嘴里都是“高大上”的美言。这应该是王老师意料之中的事情。王老师用“我们今天会看到另外一个中年父亲,也许和你期待的不一样。”这句话“诱”生读课文,读那个不一样的父亲。
紧接着,抛出一个问题。“这是一篇写——的散文?”王老师又一次“进”入学生的心脏,她深知学生肯定会谈“父爱”。当然,学生也表达出了儿子对父亲的爱,又好像不太清楚那样的困惑。王老师就循着大多数人的感觉先谈“父爱”。
2、聚焦重点段落,以带动全篇。
王老师摒弃了很多语文老师“面面俱到”的做法,直接引导学生关注父亲买桔橘的片段。这就是王老师谈的“聚焦”,我们平时的教学很多时候费力低效,原因不过如此。
这样的精彩片段,对于一个有阅历的成年人来讲,不用解读就开始泪潸潸了。为那份平凡的,不起眼的,却拼尽全力的爱。可是,对于学生而言,却是艰难的存在。王老师想让学生说从这段中说出你感受到这是怎样的爱,想通过咬文嚼字的方法带领他们在文字里“徘徊”,想通过“读”和“聊”去让学生感知那份爱的沉甸甸……但从王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中,我能感受到她也真真是“煎熬”了一回。
父亲是个胖子,走路蹒跚;父亲穿着臃肿,行动不便;父亲岁数大了,不再灵活;最最重要是他完全不必亲自去买,放着二十岁腿脚灵便的大小伙子不用,非得自己爬上爬下,这是怎样的一颗心哪。
其实,“艰难”就是父爱的再现。
然后,以点带篇,让学生寻找还能在哪里看出父亲的爱,那就是对细节的关注挖掘。
最后,老师亮出自己写的一首小诗。学生读。在读中再次感悟“父爱”,尤其懂得了“爱”的内涵。世间的很多爱都是这样平凡的,都是这样鸡毛蒜皮的,要学会在文字里逡巡,再逡巡,要学会在重点段落里“沉”下去,设身处地地去感知、去体会。
3、适时穿插背景,解读微妙父子关系
无疑,信是解读父子关系最好的抓手。让学生发现疑点,猜测心理,继而补充背景,更好的理解父亲的纠结和矛盾。最后,再次回到开头,“不相见”到底是“不敢”?“不愿”?“不能”?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情怀。
4、教师创作,画龙点睛。
无论是体现父爱的小诗,还是最后的小结(从文里,还读出了什么),无不彰显出王老师的用心解读和巧妙提炼。没有深厚的解读文本的功夫,是决然不通的。想起了一位老师根据《爸爸的花落了》那篇文章写的一首诗《十二岁那年的落花》,语言凝练,细节彰显。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境界再升华。王老师做的有关文中体现父爱的小诗,可以说是高度整合和重点聚焦的结合体。而我们,往往缺乏这样的意识,更缺乏这样的能力。不进入文本,不深入细节,不融进自己,是无法读出,更是无法做出的创新。
5、板块清晰,线条分明。
“读父”“读子”“读父与子”,三大块既是独立的,又是关联的。就像于老的板块教学,省时省力,清晰明了。在他们眼里,最好的课必定是简约的,更是深刻的。没有拖泥带水,没有平分秋色,只有在重点地方深深砸下去,方可砸出味道,砸出精彩。原来像我这样肤浅的老师,只是停留在父爱的层次上,没有解读,没有背景,更没有父子关系的探究。我们只是沿着教参在“传话”,而非在钻研教学。父与子几十年的恩恩怨怨,都藏在那封信里。而理解了这份父爱也是作者成家多年后的事情,这样复杂的情感必须在文字里追寻。王老师的设计,可谓层层深入,如同拨笋,最终主题清晰地出现在学生的心版上。
好课,需要千锤百炼。唯日日学习,方能抵达美好之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