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滴之水中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 贝多芬
今年新年你许下了哪些愿望?这些愿望和去年的愿望有区别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人生单向行驶,时间一去不回。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叹似乎自己在岁月中只是徒增了年龄,其他并无二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写道:“我一直以为人生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的那一刻开始。
近十年来无论是在管理学和心理学界还是在公共政策、职场讨论或者媒体报道中,“人的终身学习和成长”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提倡。然而让人挫败的是,个人的积极改变,哪怕只是养成一个小的习惯,都并非易事。如果把每个人的成长驱动力都比作一个飞轮,我相信不少人的飞轮已经在离开学校之后逐渐减速乃至锈蚀停滞了,所以再度启动需要很大的初始动力。与之相比,另一些人的飞轮似乎在高速运动转动,他们看上去很忙碌,自我感觉很充实,他可能在原地打转,或者驶往错误的方向。因为思维定式的存在,“破旧”往往比“立新”更加艰难。
在现实中,很多人的内心深处,藏着一个拥有固定心态的悲观主义者,他时不时地会跳出来对成长型心态指手画脚,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把改变挂在嘴上,高谈阔论,而不会付出任何的行动。如果我们不能够对自己的思维定式进行反思和改进,就会永远生活在既定的节奏中,这就是很多人的人生线路循环播放模式,从而放弃改变,无法成长的原因。
怎样建立韧性,持续不轻易放弃呢?
一,人们对于掌控感怀有某种激情,适度的掌控感是诸多积极情绪的根源。
二,通过持续性的微小行动改变的积累,我们可以获得习得性掌控,从而提升韧性。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偏爱重大的决定性时刻,小时候在写作文时,我们选择题目经常是一件难忘的事情,最重要的改变人生的经历第一次我们记忆结构决定了,很多人都是戏剧爱好者偏爱反转高潮迭起和大团圆的结尾在个人实现目标时,很多人也有这样的认识知道重大行动才能带来重大改变企业推崇大力出奇迹的成功案例,更让很多人觉得要大干一场才有惊天动地的变化,那不可忽视的认知偏差,使人们往往容易高估某个决定性时刻的重要性,却忽视每天进行微小改变的价值。
“持续小赢”的概念有哈佛大学特雷莎·阿马比尔教授提出,并在后续专注中进行了深入阐述。在他看来,“日常工作生活中是的员工达成目标,最佳内在激励,是帮助他们持续进步,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胜利”。
每天进步一点点,蜗牛也能上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