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落下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里,经历着自己的悲伤、困顿或者是挫败,他们要安安静静地渡过这一夜。等到太阳升起的时候,不管有什么样的人在自己身边,不管我们要面临怎样的境地,然每个人都值得被爱、被珍惜,都要从低沉的状态里面出来,重新搭建人生的轨道。
曾看到哈佛大学发布了一项研究,说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调查的结果,那些最幸福的人不是最有钱的,不是最有名的,甚至不是最长寿的,而是最会经营人际关系的。在与人的交往中,他们往往非常的主动,他们可以求助,他们懂得怎么样去跟别人沟通,怎么样发泄自己的情感,怎么样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
那一年胡适14岁到上海读书,他的妈妈不放心,就送他到车站,千叮咛万嘱咐:你要去大世界了,从此以后家里面再也帮不上你了,妈妈送你4个字,叫“学会求助”。看到这样的描述时我是纠结的,从小到大我接受的教育都是——任何时候不要麻烦别人,能够自己做的事情就自己做!当我学会了这样来对待自己的生活,于是我慢慢地发现,我活成了一个跟谁都有距离的人,显得冷淡。我的一个闺蜜跟我讲:“你就是电冰箱,任何东西放到你这里都能变成冰冻的。我是微波炉,所有的东西放在我这里都能够变熟变热。”在那一刻我无以辩驳!
学会求助,是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没有人能够独立存在,我们都是生活在群体当中,无论是家庭、社会还是一个小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非常必要。
我看到马未都先生的一篇文章,就在讲,每个人一生中的人际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亲人之间,第二类就是熟人之间,第三类就是生人之间。马先生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人,他手里一把故事,他的一辈子好像活了别人的十辈子,所以他常常能够从很小的事情里面得出一个有意思的结论。
就说人际关系这三重。先说亲人,马先生的观点非常的清晰,他说一般人都认为亲人就是要亲!但事实上恰恰不是这样,古语有一个劝诫,叫“是亲三分客”。就是亲人之间还是要保持客套和客气。为什么呢?亲人之间往往容易没有界限。马先生说,有一次他看一部电视剧,居然听到这样的台词,有一个女孩就跟他爹讲,说“算你有良心”。天哪,他说这个女儿怎么能这么出言不逊呢?她爹到底做了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让她这么感慨。所以他就讲,今天社会的人伦关系非常混乱,这让人很担忧。
所以,亲人之间应该怎么样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互动呢?马先生的观点是:亲人要生。因为亲人之间正常和好的时候,无话不说,毫无保留,这就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过于紧密,很多东西过于亲密就会发生问题,摩擦系数会变得非常大,摁在地上摩擦摩擦摩擦,好痛哦,而且好不愉快。
所以即便再亲,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越界,这就是亲人要生,不能仗着你是他至亲至爱的人,什么话都敢说,什么脸色都可以给看,门摔得“啪啪”的响,这样总会留下阴影。
第二层在讲熟人,我们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熟人,你的同事,你的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那些人,把握不住就很容易出问题。为什么呢?因为界限不分明,就没有隐私和秘密了,一旦对方掌握了你的一些秘密,在某种程度下或者某个环境中,它就转换成一个杀手锏,会把你的事撩出来。
所以熟人之间如果纠缠得过于亲密,事事横加干涉,这样肯定就会出问题!
所以马先生强调说,熟人之间要亲,也是讲这个“亲”字,就是要有度,即便是再亲的人,都不能替你作决定,因为他不能替你承担后果。
那么,最后一种关系是什么呢?就是生人,我们总要跟陌生人打交道,比如说快递小哥,他来了,跟你打个招呼,你也笑眯眯的,有的时候因为天太热,你送了快递小哥一瓶水,他就会特别感谢,你看得到他眼睛里面的那种感动,这个时候,你也因为能够对人家有一点点帮助,觉得自己是一个很不错的人,这种关系就非常的好。
所以马先生讲,生人要熟,就表明你承认大家是在同一个文化圈里面的。一个人能够记住的陌生人非常有限,你一天之中能够遇到的陌生人、擦肩而过的人也非常有限,你能跟他说几句话呢?
所以,马先生说他经常在各种场合跟生人聊天,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不设防,没界限,你不知道他的家长里短,也不知道他的左邻右舍,就在这个瞬间,你跟他有了这样一个交往,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能够掏心掏肺地说点话。
最能够体现这种关系的就是现在的网络。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网聊?就是有一些话是跟熟人没法说的,跟亲人也不能讲,它闷在心底不能见光,你就需要有一个树洞。有的时候,那个陌生人反而很适合去做那个树洞,你对着他说完了,心里就痛快了,而转瞬之间,他就走入茫茫人海,你们再也不用见面,你也不担心他把这个事情传得到处都是,影响到你。
所以马先生讲,人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这种关系如果我们处理不好,就会觉得自己状态不好。生活中,职场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特别多有意思的人,有一些人会变为好朋友,甚至能够终生交往下去。
但是有的时候,一旦你的地位有变化,或者是你的环境有变化,就可能会出现利益问题,产生利益纠纷,有一些人就没有办法交往了,人在利益面前能够让一步,比什么都强,这中间就有一个大的原则,要弄清楚亲人、熟人和生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个原则: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处的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愉快就变成了痛苦。跟人沟通,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现实从来就不是一座开满鲜花的乐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再和谐、再亲密,还是免不了有冲突的时候。
人与人的沟通交往,技巧固然是重要的,但诚恳而又不失礼的基调确是大巧若拙,也是更加重要的。沟通能力,就是在沟通的有效性和适当性之间恰当地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