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不自量力的参与过一些产品的立项。
尽管事后回想起这些经历都会让我发笑,但让我笑的最狠的那个,肯定是我做的第一个项目。
那是我参加的第一个创新创业比赛。就在立项讨论的前一天,我去超市买东西,然而体验并不好:必须要买的商品贵的要死,但又不得不买;不想买的东西打折的厉害,但门可罗雀,很多人也不想买。再联想到近来的的一些购物感悟:我发现其实很多线下店的的东西比线上还便宜,但却没什么人买,因为没什么人知道。
所以我就想,为什么不做一个针对线下市场的比价平台呢?将线下店的商品摆到线上,可以大大增强宣传效果,也能消费者更多的参考。我在讨论上一提,菜鸟的发言让其他菜鸟深感认同,于是我们就确立了这个项目。
相信你已经猜到了这个项目的结果:失败,连初审都没有通过。
我当时分析的失败原因是:我没有把一个月前阿里巴巴上线的“口碑”联系起来,由于大体量公司的优势,这个项目不可能做起来。
原因真的只是这样么?
这篇文章是读《梁宁产品思维30讲》笔记的第二篇——机会判断。我会拿我这个案例来做分析。
先上图:
点线面体
点构成面,面构成线,线构成体。
个人构成公司,公司构成行业,行业构成经济体。
经常会有人说这样一件事:“04年的时候,有两个传媒毕业生,能力都差不多,一个进了互联网公司,一个进了传统报社,10年以后,他们会怎样?”结果我们都清楚,新媒体的崛起使得传统媒体的境遇大大不如从前,传统报业的那位,发展肯定是不如进互联网公司的。
而这,也是这一节的重点:外部环境,比努力更重要。
会看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是对当下影响最大的风口。百度没有没有搭上这般车,使得“BAT”之成为空谈;腾讯顺利的搭上了车,微信的崛起使得米聊的野望在短短一个月以内成了空谈;新媒体影响力的扩大,使得多少传统媒体没落。
所以对于企业而言,行业机遇是面给他的赋能,这个赋能往往比企业自身的努力更重要。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出了著名的“1000小时定律”,但这本书里还有另外一个原理:努力(智商)准入门槛。
意思是,努力活着说智商都只是一个准入门槛,当到拥有了一定的量后,运气是成功的最大因素,而一个点拥有面与体的赋能,是能大大增加运气的。在过去几十年中,一个普通中国人所取得的成就,可能比其他国家社会比他强几个层次的人才能达到,这是一个国家给予的赋能。
说了那么多面对点赋能的重要性,其实也可以反向说明点对点之间赋能的渺小。所以,在面对困局时,你所拥有的已经是基于你选择的最优解,只有获得更大赋能时买这个局面才有可能被打破。
而线下商品放到线上这种模式符合点线面题么?由几个学生引导的平台,就资源而言是无赋能的,而对于无平台产品,没有赋能就可以提前判死刑了。
产品机会
产品机会有三种:痛点、爽点、痒点。下面分别说明。
痛点
痛点是恐惧。
上一篇文章(同理心)里谈过很多恐惧引发的产品,这里就不叙述了。这里单论痛点。
痛点是一个烂大街的词,总是有人这么分析:某人在某某场景觉得很不爽或是觉得某某东西很有改进空间,就以为发现了痛点。
就拿我开头说的商品放线下的产品来举例,我认为线下商品不能比价让我很不爽,但对于广大用户而言,线下消费品比价真的就那么重要么?一个人活动范围内的超市本来就没几家,熟客也能把价格摸得门清,毕竟还能参考网络价格嘛。而实体店促销的球鞋,大概率下也不如淘宝店的便宜,这难以构成用户的恐惧感。
爽点
爽点是即时满足。
比如外卖,饿的时候一点很快就有饭吃,爽;比如知乎,不懂的问题一搜就有,爽;比如滴滴,打车的时候一按就有,还有位置实时显示打消你的焦虑,爽。一有要求,立刻满足,这就是爽。
痒点
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
网络小说讲究代入感,认为好的代入感能将读者代入其中,从而从角色的经历中产生愉悦感。这就是满足虚拟自我,这就是痒点。为什么那么多人追捧美妆博主?小红书这种种草笔记为什么红火?因为他们都触动了用户的痒点,人们都希望像美妆博主一样的外表,像小红书里那样的生活,就会情不自禁的卖一样的衣服、一样的化妆品、去同一个地方打卡。
换一句话说,痒点是创造了一个想象,让所有人都憧憬。
《得到》创始人罗振宇在他的跨年演讲中说,曾经有人说可以给得到一个推荐位——彩票的推荐位,这个彩票在广告期间可有着3亿的发行量,但他还是拒绝了。为什么?《得到》用户是一群拥有高标准高追求的人,和想着靠彩票改变命运的人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在很多人看来,买彩票是低级行为,有志向的人不会想着靠彩票改变命运。《得到》不能破坏产品的痒点,不能破坏用户们的想象。
用户画像
课中只说了两种经典的用户画像:第一只羊和大明。
第一只羊是这样一个体系:
1.第一只羊来到草原吸引了一群羊。
2.头羊统领着羊群。
3.狼吃羊又靠生态循环滋养草原。
这里说的是这样一个场景,产品刚上线,第一个活跃用户确立了产品的可行性并迎来了更多用户。当用户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产生了 KOL,也就是关键意见领袖,KOL 引导这广大用户的意见;这时,有商家发现了这个产品的流量,于是寻求商业合作,收割这批用户的价值,并让产品拥有者赚到钱。
大明是又是一个体系:
1.非小白用户:课上把这类用户称之为大明。使用产品时具有明确的目的,产品只要满足要求他就过来,但产品一旦不入其他产品就会马上离开,所以非小白用户是没有什么忠诚度的。但这也是产品早期时的主要用户群体。
2.小白用户:小白用户只有一个模糊的目标,所以小白用户最容易受到 KOL 和厂家的影响,广告、推荐的使用率也很高,这是能快速变现的高质量群体。
3.休闲用户:使用产品时没有目标,只是进来看看。这类用户最难搞定,但搞定了就是日活与使用时间的最大来源,毕竟有目标的人达成了目标就会走,有闲心的可不会。
用户场景
“当用户停留在这个空间的时间里,要有情景和互动让用户的情绪触发,并且裹挟用户意见,这就是场景。
这是课上的原话。简单来说,用户场景是一个让人不由自主使用该产品的场景。这个不由自主,是情绪的引导。
所以用户场景的关键在于情绪,如果不能激发用户情绪的产生,这就不是一个用户场景。
还是拿我开始说的项目举例。我出门想买东西又不知道我买的东西在哪家商店便宜,于是我打开了应用查看相关信息。这引发了什么情绪么?确实引发了,但还不够,因为这个产品还有B端用户,超市会担心客流量,于是把商品发布到平台上,引来求便宜的用户。这引发了情绪么?也引发了,但还不够,我么再深想一层:随着越来越多求便宜的涌入商家商家就越离不开这种用户,这种用户的用户画像是什么?是非小白用户!是“大明”!一旦商家失去价格优势,他们就会失去这些用户,并且由于“大明”的带头作用,越来越多的用户知道这家商店便宜,于是商店就被定死在“便宜”二字上,超市的盈利率本来就低,被“大明”充斥后,就容易失去休闲用户——那就进来就看看,看着看着就买了;和小白用户,买东西的时候顺便买些别的。高收益用户一旦受影响,利润率就会更低。这会给商家带来负面情绪。所以这不够称用户场景。
再比如,大家上学的时候听过商业讲座吧?就是那些成功人士或者专家教授,或是说孝道或是说爱心、努力、奋斗等鸡汤内容,学生往往又单纯而热血,所以经常是讲的学生眼镜发红,泪水往往的。这个时候,专家就会拿出他准备已久的书来销售,自然是云集响应,大多人都慷慨解囊。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专家教授不进行演讲,光卖书,会有这个效果么?显然不会,平淡的签售会不会有人想买的,因为不会触动用户的情绪。
总结
机会寻找,除了判断趋势外,重要的还是找寻用户情绪,只有把握住情绪了,才能引导用户。
再推荐一个把握情绪的好办法:学习一切有关情绪的词语,不论中文外语。这个方法来自《鹦鹉螺》杂志的一篇文章《正确认识情商》,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