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伤”的人们,不敢回家过年:无法与父母和解的苦,你有吗
01
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就要过年了。每到这个时候,大街小巷总会播放“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或者“恭喜发财”的背景音乐,让人感觉年味的浓厚。
楼下的小吃店,已经挂出了“暂停营业”的牌子,出外打工的夫妻俩带着孩子,早早踏上了返乡的旅途。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期待回家过年,与父母团聚的那一刻。
在很多90后的圈子里,就流传着“放假七天,吃喝二天,相亲二天,和爹妈互怼二天,剩下一天奔波在路上”的顺口溜。
在他们的情感天枰上,“不回家”的那一端似乎越来越重,心情也越来越纠结。
不回家吧,那肯定是逃不开一场老爸吼,老妈哭的战役。
回家吧,和父母无法交流的苦恼,应付亲戚朋友“灵魂拷问”的疲惫,更让人望而却步。
高高兴兴回家去,沮沮丧丧返程来。
02
鼓起勇气,好不容易回家了。最开始和父母也是客客气气,互相寒暄。
但是聊了几句,你就发现,你说的东西他们无法理解,他们谈论的家长里短你也无法融入。
“别总闹小孩子脾气,和领导、同事相处要融洽。” “嗯。”
“上次给你介绍的女孩见了吗?你二姨总问我呢。” “太忙了,没空联系,就微信上聊了几句。”
“每天总说忙,也没挣几个钱,还不如毕业后来家呢。当初工作都找好了...” “咋又说起这事了,烦不烦。”
话不投机,餐桌上只剩下沉默。你刷起了手机,老爸点上根烟,眯着眼睛看着老妈在厨房喂猫。
点开朋友圈,发现大城市里的生活依然丰富多彩,别人家的老爸老妈是那么善解人意。
有点感叹,要是生在高素质父母的原生家庭里,是不是自己的人生会顺遂很多?
你下定决心,下次过年,再也不回来了。
03
类似上面的场景,你经历过吗?
随着心理学和大脑科学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
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如冷暴力、情感勒索、过度溺爱等,确实会给孩子造成影响。
为什么我的父母这样不可理喻?
为什么我这么可怜,遇到了这样不负责任的父母?
就是因为被父母忽视,我才无法建立亲密关系。
临床心理学家梅格·杰伊写过一本书,叫《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
梅格·杰伊指出,有75%的人,曾经历过童年创伤。
或多或少,我们的童年,都经历过情绪化的家长,和不被理解的痛苦。
但是父母当年犯下的错误,真的会决定我们的一生吗?
有的人,把心门从此关闭:我的失败,都是父母的错!
而有的人,却更热爱生活:我的前半生无法选择,但是后半生我可以自己负责。
04
心理学者李松蔚,曾经讲过一个朋友的故事。
他的朋友,出身在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父亲脾气暴躁,母亲性格软弱。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他承担了很多父亲的怒火。
考试成绩不好,揍一顿;
今天上课调皮,揍一顿;
任何不起眼的小事,都能成为父亲动手的理由。
朋友从很小的时候,就下定决心好好学习,长大一定要离这个家远远的!
最后,他做到了,自己也有了一个幸福的新家庭。
但是朋友见到李松蔚时,还是过不去心里的那个死结,一直和自己较劲。
“为什么自己会遇到这样的父亲?”
过了一段时间,李松蔚又一次见到了他,朋友的状态似乎不错。李松蔚问他什么原因,朋友说,感觉父亲也不容易,自己好像忽然就想通了。
我们不是当事人,无法知晓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放下这段往事,摆脱原生家庭的伤害。
但是我们能理解,与其纠结在过去的不堪经历中,不如学会与父母和解、与过去和解。
也许你会说,你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所以才说得那么轻松!我没办法爱他们!
但是你知道吗?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视。
如果你仍旧有恨,那么代表你还未能放下过去。
武志红曾说:
很多人惧怕恨,把恨藏起来不在关系中表达,可此时恨还在自己内心并没有消失,于是恨就会攻击自己,或者攻击关系。
05
非暴力沟通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叫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
A是activating,激发事件
B是belie,信念
C是consequence,结果以及消极情绪。
简单地说,就是某个人对于激发事件A产生的结果和负面情绪C,是由B,自己的信念造就的。
也就是对待同一件事,人们的看法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与原生家庭的父母和解,就意味着你可以转换思路看问题。
他不爱我,并不意味着我不够好,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如果你抱着原生家庭负面影响的信念,那么被人的任何行为,都会别你解读成:自己不值得被爱,我无法拥有幸福。
选择与父母和解,其实并不代表着原谅,而是接纳对方也是普通人。
父母,是人不是神,也会因为年轻时候的不成熟,而无法成为优秀的家长。
也许,他们内心也有爱,但是因为自己上一辈的影响,而无法正确表达爱、解读爱、传递爱。
如果你真的无法放下,也不要紧,我们可以继续恨,但是可以选择不伤害。
从此刻开始,学着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再生家庭中的新生命。
毕竟,拥有自我觉察,是开启新旅途的必经之路。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