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208条辨:“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原文解释】阳明病,脉象迟,汗出而不怕冷,身体沉重,短气,腹部胀满,喘息,若发潮热的,这是表症即将解除而已成里实,可以攻下里实;若手足不断汗出的,这表面大便已经硬结,用大承气汤主治。若出汗较多,轻微发热而怕冷的,这是表症未解,病人不发潮热,不能用承气汤攻下。若腹部胀满厉害、大便不通的,可用小承气汤轻微泻下来和畅胃气,而峻泻药攻下不可用。
这个条辨就是讲阳明病,如果有表证,要先解其外再去攻里。这个就是外证要解掉了,本来是恶寒,现在不恶寒了,汗出。当外证还没有完全去掉的时候,会有身体感觉沉重的现象,有腹满,短气,喘,有潮热,这是阳明证。前面告诉我们太阳证快要去掉了,阳明证要出来了。这个时机,就可以攻里。攻里我们有很多种处方。
如果是手脚不断地出汗,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了,大便已经硬掉了,就是用大承气汤。如果是汗多,还有一点点怕冷,有一点点发热,这是提示,表证还没有完全解掉,这个时候,不可以用承气汤。如果是肚皮胀满,大便又拉不出来,可以用小承气汤来轻微的通一下,千万不可以用大泄下。
我们先讲实证,如果胃炎,肠炎,是不能攻的,不要乱攻。在《金匮要略》里面有一张处方叫大黄甘草汤,胃的下方有二斗食物,这二斗食物可以保证我们的生命延续七天,也就是在七天之内,如果找不到食物吃,只喝水也能活七天,活这七天就是靠胃的下方的二斗食物。但是,如果是吃了坏死的食物,那这坏死的食物在胃里面呆七天,那怎么可以呢?我们如何来清除胃的下方坏死食物,就是用大黄甘草汤来清除。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是坏死的食物?朝食暮吐,也就是早上吃进去的东西,黄昏的时候吐出来,这就代表食物在胃里面没有消化掉,这就是大黄甘草汤。经方里面有两个地方朝食暮吐,一个是虚证,胃寒的时候,也会出现朝食暮吐,这是吴茱萸汤证。
阳明实证的第一方,应该是大黄甘草汤。大黄甘草汤证,舌苔一定是黄的,吃坏食物以后,就是大黄甘草汤,两味药,一味大黄,一味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