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一天,我特別留下完整的時間收拾不同的行李箱和不同的心情,一方面,雙線操作可能會讓我的心態爆炸;另一方面,返台後可能沒時間做好返工的準備。從北農、診所、文昌宮到霞海城隍廟,第一次騎車跑遍台北的東西區,我摘下口罩沐浴著冬陽,想把裊裊升起的線香和繁雜熱鬧的市井一併裝進我的行囊,可惜伴我出發的只有僅7kg的輕型行李和父親車上的一再叮囑。
此次旅行對我的衝擊實在太多,我尚未想好該如何整理,決定按印象進行安排。首先,這是我第一次跟團出國,也是我第一次輕裝上陣來到桃園機場,不論是在報到還是在候機時,我發現這不就是20年回京的地點嗎。由那時的惴惴不安相較此時的輕鬆愉悅,由上回的晴空萬里相較此刻的夜幕低垂,誰也沒想到四年後,當我再次看到夜市壁畫,坐下等著登機時,又即將面臨研究的困境和畢業的迷茫,唯一不同的是有釜山行減緩了我心中的焦慮和惆悵。
其次,是這次跟團的領隊,他看著像是路人般的中年大叔,沒想到是個經驗豐富的話嘮,他擁有一種決不會冷場的技能,從我踏入房間到去洗澡,換了一個又一個的話題,喝了一口又一口的白開,感覺他始終不覺得累,給我一種難得找人分享抱怨和人到中年狂吐苦水的微妙感。不論是講到年輕時的藥師經歷,或者是離婚種種的不滿,甚至是在山東短暫行醫的所見所聞,都使我大開眼界,他很少在旅途中發言,但卻總喜歡用一口流利的台語怨懟不順眼的事物,身為一名典型的i人,如果也能這樣與陌生人侃侃而談,或輕描淡寫地述說那些荒唐,可能就會讓現在研究的生活更好一點吧,如果有機會的話,也想嘗試當回領隊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