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内容回顾
这一节重点讲了,如何应对别人突然的提问。在这个场景中,最重要是抓住对方 提问后的“关键5秒钟”,运用认可和澄清技巧,给自己赢得思考的时间,然后再以结构化表达去回应质疑。公式是:认可+澄清+结构化回答。
本节内容重点
1、很多人都有相似的经历,当你想要其他部门同事配合你工作时,总是会遭遇各种推脱和阻碍。你需要不断推进工作,这种“推进"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高难度沟通场景。
2、跨团队合作和沟通难的原因有2点:(1)各部门的优先级事项不同;(2)各方的理解存在偏差。
第一点,各部门优先级不同:比如,尽管规范数据流程对数据部门很重要,但对业务部门其实没那么重要。如果因为要走数据流程,而耽误了业务部门的销售业绩和时间,那才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第二点,各方的理解存在偏差:各方对合作事项的理解不一致。比如,双方对任务难度理解不同。数据团队认为提需求不就是填个系统表格嘛,多简单呀,但业务团队却认为要填写申请特别麻烦,他们有别的事要忙;再比如,双方对任务需要交付的时间理解不一致。数据团队认为的”尽快“是在当天完成,而业务团队则觉得“一周”就挺快了。
3、跨部门合作与沟通的原则,那就是“谁痛谁负责,谁痛谁解决”。在上述的案例中,如果临时数据需求已经严重影响你的工作了,那你必须以负责人的姿态,主动去推进合作,因为别人没这个动力。
4、在会议一开始就明确陈述你的想法。陈述方案既是解决问题,又是推销自己的想法。需要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结构”(What-Why-How)和“FAB结构”(属性-优势-利益)来陈述。陈述方案的结构一共有4层:(1)为什么(Why); (2)做什么(what); (3)有什么好处( Benefit),(4)马上行动( Action)。
第一步,是说为什么。为什么部门间需要合作推进某件事情的发生。核心目的是唤起对方关注,让他们产生“的确是这样,我们要做点什么了”的想法。
第二步,是说做什么。你希望参与的部门在项目中分别做点什么——这是陈述主张的核心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你给出的陈述一定要明确,以显示你的确经过深思熟虑,否则加人很容易就反对你。
第三步,是说推进这件事对部门有什么好处——这一步很重要,但很容易被大家忽略。说到底,还是没有站到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如果你能够为对方的行动创造一个好的理由,那这件事推动下去的可能性至少提高30%。
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你要说说马上大家可以完成的行动。在销售话术中,这叫“临门一脚”,敦促大家从静止观望的状态,切换到即将行动的准备状态。很人人一定有这样的感受,会上说得好好的,会议一结束,大家依然没有行动。这其实就是缺乏临门一脚,拆分出最快能够实现的部分先做,让合作先跑起来。
本节内容小结
本节重点讲了,如何在会议上陈述跨团队合作的方案。我们可以使用的架子是[为什么+做什么+有什么好处+马上行动]。
6节内容总结
《高效表达训练》的核心,是找到一个合适的表达架子,能够把关键信息放在合在合适的位置。这种表达方式也可以称为”结构化表达“,它是结构化思维在表达上的一种体现。
实际上,结构化思维不仅适用于表达,也适用于写作,甚至适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它是一种帮你做减法的思维,让你把信息简化,看到一个更清晰的世界。实际上,结构化思维应当成为每个人的底层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