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先生所作中国思想史大致以时间顺序对中国思想史演变做出说明。每个思想时期或取一二代表性人物的思想进行阐发,或取一二当时所成的代表作进行说明。从春秋战国始,直至当时钱穆先生所在时代终。
钱先生开篇先解释什么是思想,什么是思想家,什么是思想史。就着一对象一问题一直不停的思考就是思想,一生专注此一件事的就是思想家,几个大问题后面的人跟着前面的人思考,由此连续不断便成了思想史。注意的问题,对象,思路均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派别。
接下来钱穆先生以春秋时代的对生死的思考为引,开始正式探索中国古代的思想史。郑国的子产对鬼神的看法代表了中国春秋时期的生死观。有人问子产,说郑国的一个叫伯有的死了八年还经常有他的鬼魂出现,难道人死了八年还能有鬼魂出现吗。子产就解释道,人的身体叫魄,有了魄魂就会生出来。这里的魂指的其实是人的精神,人的思考能力。做事想东西多了,既使用身体和头脑多了,就会精神明朗,最后可成为神明。而伯有生前用身用脑都是极多的,所以能在八年之后还有鬼魂存在,是很正常的。子产抱有这一见解,所以把生前与身后的事都看的很轻,只要自己在活着的时候多做事多思考,死后自然也会强大。子产对鬼神的看法很能代表一部分的中国古代生死观。即更注重生时事,而不去在意生后魂。而同时期的叔孙豹所提出的三不朽也是对子产所代表的生死观的例证。并且直到现在还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三不朽最高的是立德,其次是立功,最次的是立言。正因为当时的思想如上面子产所提的一样,所以当时的中国人不追求生前死后的灵魂,而是追去在世时所立下的功绩。这样就算人去世了,但自己所阻的事情已经可以称之为不朽了。这和西方界的思想截然不,在西方人的思想里,人应该活在上帝心中,但依照中国的思想,就像叔孙穆所说的,人应该活在他人的心中。只要能活在他人的心中便是不朽了。
在子产和叔孙穆之后,钱穆先生就讨论到了孔子,这个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最高领导地位的人。他的思想也是传承自春秋思想。在《论语·先进》里有这么一段话,大概意思是季路问侍奉鬼神一事,孔子说先侍奉好了人才能侍奉好鬼,先活明白了,才能对死这件事有所想法。因此孔子思想行为,都是比较偏重实际人生的,而对于那些比较虚的东西,如鬼神,哲学中的形而上学的玄想都不太关心,甚至是敬而远之的。孔子的人生理想绝不在那些虚的方面,而在实实在在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他想要做到的是为他人做事并在自己在他人心中都不会觉得这是很大不了的事,老人受之而安,幼过后而怀,朋友完全信任。
这便涉及到了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仁。什么是仁呢,孔子答得很简约,爱人。事实上也就是那么简约,爱别人便是仁,是人皆有的东西。孝悌是仁之本,当你孝顺自己的父母的时候仁便已经扎根了,将其推广开,推广到他人身上便是仁。这是人类的共情之心的自然流露,因此孔子才会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正因为是人类本心所有的东西,所以当你想要仁的时候仁就到了,而不会有其他的阻碍,不会说历经千难万险才能学会怎么爱人,而是当你想爱人的时候,那仁就来了。谈完仁,钱老又谈到了命之一说,即孔子对命的认识。在孔子,命是外在的,是不可知的,不可强求的,而仁是内在的,是由自己掌握的。因此孔子要尽可能把握内里之必然,而对外界之不可知持安之若素的态度。因此孔子有这么一句话,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对于孔子来说,生是命,仁是己,所以不会因为外界不可掌握的命而害了在内心掌握的仁,只会为了坚守内心的仁而抛弃外界不可掌握的命。故仁者也是知命者,知命者就会静,就会不忧。正如孔子所说,仁者静,仁者不忧。仁是孔子内心的态度,那么这种态度该如何恰到好处的表达到外面呢,以什么为依据为准绳,用什么方法呢。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礼,遵循这个礼,自然就能把自己的仁表现出来。而礼是约束自己的,因此也有克己一说。两者相合就是克己复礼为仁。你不能旨在内心深处有仁,还要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才是真的仁。礼就是界限,若你的仁超出了这个界限,那可能就不再是仁了。就如现代的法律,你只能依罪依法判刑,而不能随自己内心的好恶,随自己内心的仁,不然一旦超出法律依据,那你的行为也不在是仁了,反而是罪。所以为什么古代有一句话叫侠以武犯禁呢,因为这些行侠之人做事只凭内心的正义感去做事,却没有一个准绳约束,所以很容易便越了界限,犯了禁,那时反倒有罪了。所以孔子提倡克己,又提倡由己。克己是以礼为克,由己是在礼的范围内由内心的仁去发挥。所以总结看下来,孔子的思想脉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发自内心的仁,外界不可掌控的命,已经作为界限的礼。在人和自然相处的时候命主导,在人与人相处的时候礼主导,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由是仁。从这看孔子和上面提到的叔孙穆也有所不同。孔子追求的是自尽我心,自竭我情,求仁得仁便够了,至于所谓的三不朽,那不是我的事,也不在我的掌握之中。所以死后能否不朽,那就在命的范围内,与我无干了。
孔子的思想读完本次心得就暂告一段落,至于春秋以至于清朝的思想太过繁杂,尚不能一一作出总结。但只春秋时期三人的思想便使我受益匪浅。知道了孔子的如何为人,如何对人以及其志向所在,抓住了中国文人的根之所在。之后有机会肯定会重读此书,其中思想实在博大精深,脾益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