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一模块共读心得

      《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一模块改变理念中创造课堂上的好教材,究竟什么样的标准才能定义为“好教材”呢?一节课,不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就能都理解和吸收,只有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注重课堂的生成才能称之为一节好课,要把课堂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当然,好教材是学生提供和创造出来的,而并不是由教师预设出来的,教师的任务是不断地让学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素材,并引领学生们参与共同探讨,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好任务、高参与度的任务,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了,一节课的教材就会被创造成“好教材”。

       王博士介绍了两种不同的路径。第一,通过反馈器收集数据,教师通过提问准确地把握学生想法的分布情况。第二,通过实物提示器采集学生的作品,课中记录下来并展示分享,便能充分地应用学生提供的素材将学生导向深度互动与思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