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第三》25 尽美矣,又尽善也

日期:2020-12-11第65天 周五

【原文】

3.25子谓《韶》①:“尽美矣②,又尽善也③。”谓《武》④:“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

①《韶》:相传是舜时的乐曲名。

②美:指乐曲的声音美。

③善:指乐曲的内容美。

④《武》:相传是周武王时的乐曲名。

【翻译】

孔子评论《韶》,说:“乐曲美极了,内容也好极了。”评论《武》,说:“乐曲美极了,内容还不是完全好。”

【心得】

这一节是孔子对《诗经》中《韶》和《武》做出的点评。《韶》相传是当年的舜所作,但是《韶》乐已经找不到了,《诗经》里面也找不到了。,舜是一个至孝之人,他父亲听他后母的话想把他给杀了,面对这样的父亲,舜还是想着怎么孝顺。这样的至孝之人,后来做了天下的君王,然后任用贤人之士,治理好国家,天下太平。舜这样的人作出来的音乐是从内心最仁爱的点发出来的,当然也是仁爱的音乐,所以内容上是至善的,音乐传达的是自己内在的思想。

平时我们说话如果刻薄,那也是心里在作怪,不要再给自己找借口,什么“刀子嘴豆腐心”,要表里如一的去表达自己,做一个统一的人。

《武》是周武王所作。周武王是把商朝灭掉的。在灭掉的过程中,非常惨烈,周武王是用武力最终夺得天下。所以乐曲美妙,可能内容就没那么好。

《诗经》是人写的,人的内心是什么状态,写出来就可能是什么状态,后面的人去读,就是品他的心情,受他的熏陶与滋润,浸润一下自己的内心,这是读诗真正的内涵。《诗经》是让我们走向仁爱之心,走向中庸之道的,把握住这一点,再去读诗,就能慢慢走向“尽善矣,也尽美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