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有效对话的智力环境
三年前我有一个得意门生,他特别喜欢我的化学课,课堂表现出很强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成绩也很让我满意,总之他就是我眼里的优等生,有时候也从班主任那里知道他之前有网瘾,很迷游戏,初二的成绩很不值一提,但是我一直都认定他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孩子。学期末有一天我上公开课,刚好他的英语老师也来听课学习,结果那节课他课堂上的积极反应对答如流,让英语老师非常的咂舌,因为英语就考30分的他课堂几乎不发一言,总是低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英语老师是个有心人,有了那节课的发现以后,他经常把他叫到跟前,手把手的教他背单词、背课文、背范文,到后来开始写作文,这孩子的书写已经练到非常的工整,而且每次给的作文他都要自觉做三次修改,再找老师面批面改,就这样在中考中他考出了一个让我们都很惊喜的成绩,高一期中考还跟我汇报化学考了全校第一。我常常在想,没有那次的机缘巧合,他会不会因为一科短板而错失高中的舞台?对于只有一年缘分的学生,我们需要联合怎样的教学环境和老师资源,才能让学生发挥他应有的水平?
从这件事我领悟到营造智力环境或说班级氛围,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几个环节:一是有充分的观察自己的学生,我一直相信陪伴是最好的沟通渠道,不论课上课下,多待教师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发现,包括去听不同科目的课,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二是做好沟通,既要沟通班科,定期会晤或建群及时反馈,更要做好家校沟通,在充分了解班级孩子的大概家庭背景之后,才能营造出一种被大多数孩子接纳的班级文化;三是积极正能量的面谈,对于初三的孩子,这种一对一的对话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被尊重,被尊重的能力和梦想可以让他们更愿意打开自己。
亲其师而信其道,每一位老师在孩子心理都是有一定的人格魅力的,加入你希望课堂上可以看到自信坚定、神采飞扬的学生,那就一定要下功夫走进孩子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