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边我们不停的在说教练型领导需要更多的关注对象的自我察觉和责任感,不停的强调,不停的说就是想让大家明白这两项内容是教练的核心任务,而强有力的提问和专注的倾听则是手段。
强有力的提问,想一想一般的教练在教运动员的时候,会如何下发命令,比如网球选手。
“给我盯住球”,“放松,别紧张”,目的没错,但真能达到效果吗?如果教练关注的是下达命令,而不是最终效果,那这么做没什么问题,但往往教练要的是效果,这样做反而不能产生我们需要的结果。
“你在看球吗”?“你为什么不看球”?“你紧张什么”?你听到这样的提问,你会不会有抵抗情绪呢?
上边两种都不是有效提问,但如果换成下边的方式:
“那个球吵你飞来的时候,是往那边转呢”?“求过网的高度能有多少”?“每一次球弹起的时候,速度是更快还是慢了一些”?
这类提问,达到了四种目的:
第一,这类问题能迫使球员真的看球,因为不看球是回答不出这个问题的。第二,球员要更加集中注意力,才能准确回答问题。第三,给出的答案是描述性而不是评判性的,所以不存在批判或伤害自尊的风险。第四,教练需要这样的回答,以验证球员回答的准确性。
强有力的问题促进积极思考、专注以及观察。并且得出的结论是事实性的,可量化的。
所以我们在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清楚目的,我们需要知道对象掌握了必要的信息。开放性问题要求描述性的答案,从而提升察觉,封闭式问题则要求绝对准确的回答,既然已经准确了,则关闭了进一步探索的大门。开放性问题诸如:
a.你想要什么?b.此刻发生了什么?c.可能会有什么问题?d.你能做什么?e.谁能帮助你?f.你会怎么做。
除了开放性问题,我们还可以使用疑问词,这里也很有讲究,尽量少用“为什么”,“如何”,因为它常与批判挂钩,引发防御心理。我们应该换成“是什么原因。。。”这样的问句。
在不熟练的时候,其实也不用太死板,一句“然后呢”?“还有呢”?就可以替代正式的提问。引发深入的自察。
“积极倾听”,繁体聽,作者给出了很有意思的解释。
耳:代表着用什么听。
王:听谁在说,王代表你需要非常关注,听领导讲话,你敢不认真吗?
十目:代表用十只眼睛,仔细观察。
一:全神贯注。
心:出了眼睛和耳朵,还得用心。
不得不说,作者真的是精通古汉字啊,也不得不说,我们老祖宗看问题还是明白。
积极倾听,不容易做到,是因为我们思考问题,可能更加关注我们,而不是对方,所以在遇到需要沟通的场景下,我们都是自说自话。在公司开会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个问题了,因为总是会出现2个人同时各说各话,就感觉他们的耳朵里,根本没有对方的声音,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这一点让我感觉很惊讶。
积极倾听有几个小技巧:a.重复。b. 复述。c.总结。d.澄清。e. 鼓励自我表达。f.不评判,不批评,补依附。g.倾听潜能。h.用心倾听。
到这里,我们基本讲的都是一些理论,教练的核心是激发对象的自我察觉和责任感,手段则是强有力的提问和积极的倾听。那么下一次课,我们将会讲解高大上的GROW模型,可以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