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周作文课上,我突发奇想,放羊式地让学生自由到校园里去观赏一番,然后以《校园的秋天》为题写一篇300字的小短文。
这个任务一布置,学生们像炸了锅。啊?有这等好事?学习还可以如此自由轻松?看着他们兴奋而不可置信的眼神,我故作严肃地叮嘱道:要充分打开五官去感受,快去快回,下课我要收呢!
他们三三两两说笑打闹着出了教室。可怜的孩子们,整天埋头于成堆的无聊作业中,竟忘了生活本该有的样子!我站在五楼向下俯视:有位男生独个站在花草前不知在看些什么,手里还拿着本子;有三个男生从西边车棚走过来了,好像在聊着什么;其余则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也许去了操场?校门口?或隐藏在学校最美的树丛里?
今年有幸接了初二两个班,想着离中考还有两年,孩子们应该不会太紧张焦虑吧?但两个月下来,发现上课走神、心不在焉的不少,记笔记是一定得老师提醒的,作业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大多能按时完成,至于质量,实在不敢苟同。因为这届初二要将地理、生物成绩计入中考,所以他们丝毫不敢懈怠,甚至背地理、生物比做其他科作业更紧急更重要。北京中考取消了小四门,山西中考却加了地理和生物,唉!
大约二十分钟后,孩子们陆陆续续都回来了。离下课只剩二十分钟,写300字应该没问题。孩子们专心地写着,一方面赶着下课前写起,另一方面实地观察过一定有话可写吧?
上周作文课除交流周末日记外,还交流了《校园里的秋天》。判阅时发现很多孩子写了四五百字,最长的写了800字,谁说写作很难呢?一定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吧?
最先交流的是一篇看上去有很多问题的习作:不分段、未点题,也没体现秋天特点的意识,更没有对所写之物、事有所思考后的升华。这段文字给我的感觉只有简单、干净,不含一点功利的杂质。这是孩子心灵自然、真实的呈现!
这段文字来自一位成绩落后的学生!孩子们惊呼起来,我也五味杂陈,又想起林巨和钱志龙两位老师都强调过的“本自具足”!是啊,每个孩子生来都有灵性的,都是超凡脱俗的。不要着急,不分段又怎样?未点题又如何?这些写作技巧与方法一教就会,练几次就有了,就写作而言,什么是最难得、老师无法教给学生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只为了作文得高分,方法还是有的,可是我觉得除了分数,语文写作是不是还应该有些别的追求?反正我只想为学生破除那些短视的规矩束缚,放他们到广阔的生活天地,无论喜悦,或者悲伤,这些情感体验才是语文写作应该及时抓住的东西吧!
附优秀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