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中38期 第258天 李婷
观察因苏·金·伯格这样的大师级治疗师运用奇迹问句,看上去的确不难。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除了举止优雅、温和、语调安静以外,她每分每秒都关注着来访者,完全吸纳并意识到每一个细微变化和词语,不错过任何能了解来访者想从会谈中获得什么的线索,注意任何一个针对挫折、渴望、梦想、目标、资源、力量、关系及易碎的希望等外在的或暗含的参考信息。哇哦,看起来表面的稳以及轻松,实则是花费了多少心力?武功怎么练,练到那个段位,这可以说是一张参考表。举止优雅、温和、语调安静,这种素养从哪里来?天生具备的吗?这部分大概就是修己吧!咨询师自身呈现出来的状态,内在的外在的,这些都需要细细打磨,需要长时间的浸泡、磨练、精进。每分每秒都关注着来访者,这种高度地集中注意力,身心同频同点,是什么可以做到这样地状态?让我感受到一种对人性的极大尊重和好奇,以及怀着某种令人动人的情怀,才可以这样忘我地贯注着来访者。完全吸纳并意识到每一个细微变化的词语,不错过想获得的线索,以及相关的参考信息,进入来访者之后的“忘我”又如何做到这些?第一个感受是“快”,进入来访者是慢,出来则是快,就来访者的阐述,需要从其中提炼出需要的信息,我们的大脑随时在待命,心紧随目标,一旦停止,大脑开始检索,锁定目标,迅速发出信号。似乎在“忘我”的状态下,还有一个“我”在旁边,观望着发生的一切。
我们认为,治疗师是否认为来访者有能力对自己向往的生活与想成为的样子进行有意义的描述,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诚如老师在上课不断强调的,我们不仅要发自内心的相信,这种相信还需要在我们提出问题上传递出这样的一种相信。
提出奇迹问句咨询师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你必须是真的想要听到答案,二是你必须相信来访者有能力给出一个好的答案。怀着这样一种信念,来访者的回答,还会有什么接不住的吗?还会有无效的回答吗?
更重要的是,奇迹问句并完全是为了向个人或家庭指出让人“梦想成真”的奇迹会是什么,而是通过奇迹问句,发现、鉴别和再现解决来访者问题真实且可觉察到的影响因素,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哈,此处可以看到,没一个问题的背后都不仅仅是单纯的一种用意,其中蕴含着多种用途以及可以延伸的内容。梦想是什么?期盼有何不同?发生什么不同意识到了变化?做点什么是可以朝着变化前进的?或者是让这份不同发生...在这其中甄别出受到影响的是哪些人事物。
在听到答案前,我们不会知道我们问的是什么问题。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相信这么做能减少来访者误解治疗师真实想法的风险。这样的理念,我们就有责任去尽可能有效地关注来访者的答案,也能避免重复提出相同的问题。关注的是来访者的答案,不是咨询师问了啥,只有来访者说了什么答案,才能够知道我们问的是什么,这是一种没有预设之心的态度。不是让来访者按照咨询师的思路走,而是在来访者的答案里跟随着走。
我们发现,在来访者回答“我不知道”后,保持几秒的沉默是非常有用的。这样能让来访者有一段时间去思考。倘若来访者在6秒钟之内没有作出回答,那么我们可以直接说:“这是个很难得问题。”然后继续放松地坐在椅子上,给来访者另一个6秒的思考时间。需要注意避免点头或是发出任何可能打断来访者回应的声音。“我不知道”这样的回答在咨询中是很常见的,不仅仅是在回答奇迹问句时,这里给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咨询师有方向且信任来访者就能够稳得住自己,稳得住局面,咨询师越稳得住,越相信来访者,来访者越能深入地去思考。
对动作与行为详尽具体的描述让来访者对其在现实生活中想做的事进行一次预演。描述越详细,来访者的经验就会越生动和“真实”,从而使描述中的行为更容易且更自然地出现在生活中。预演一次,会感受到事情也没那么难,其次预演之后犹如获得了在这件事上的一次经验,更有掌控感些,知道怎么去做。当知道去做,才更有可能去做。人们害怕的往往是未知的东西,而不是已知的事物。哪怕是未知的未来不是那么难,那么可怕,很多时候会脑补成更加困难而阻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