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之致沅弟(2)【1300】2025-1-25(2)
评点:湘军中的另类将领鲍超
这次来说曾氏手下一员另类将领鲍超。说他另类,主要有两点:一、此人不是湘人,而是川人,四川奉节人;二、此人不是读书人出身,而是目不识丁的行伍出身。曾氏早期在湖南办团练,建湘军,不仅勇丁都是湖南人,而且连营、哨官也几乎清一色的湖南籍。还有一个特点,便是营、哨官多为读书人,并且其中不少人还有功名,像鲍超这种营官的确很少。鲍超一开始便得到曾氏的信任,让他在长沙招募湘勇,并以他的字号春霆为名,将所募的营称之为霆字营。以后霆字营名声越来越大,人们便叫它为霆军。
(张东点评:跟对人,跟得早,有能力,如千里马愚见伯乐,是以能够日行千里。)
鲍超骁勇善战,霆军屡立奇功,成为湘军中的一支劲旅。最有名的是咸丰十年,曾氏被围困在祁门,命在旦夕,幸而得鲍超率部赶来救援才免于一死。鲍超因军功而迁升迅速,同治元年便做到浙江提督的高级武官了。
霆军徽打仗,军纪却很差。抢掠百姓财物乃霆军家常便饭,至于喝酒赌博、嫖娼宿妓,更是普遍现象。鲍超喜欢吃鸡,手下人便借此公开向营地附近的百姓索取大量活鸡。曾有一首讽刺此事的诗,道是:“风卷尘沙战气高,穷民香火拜弓刀。将军别有如山令,不杀长毛杀扁毛。”
这封信里曾氏所说的便是霆军中的坏风气。军队驻扎在长江边,河边停泊的船只绵延几里路长,每只船里都住着女人。说“家眷”,这是曾氏在为霆军遮丑,其实不是家眷,大部分是从各处掳掠而来的女子,也有一部分是为谋生而自愿做卖身勾当的娼妓。
鲍超没读过书,是各真正的大老粗,关于他这方面的故事很多。有一则故事说,鲍超某次被敌军包围,命令手边的文书赶紧写封求援书发给曾国藩。文书咬文嚼字写了好久没写好。鲍超急了,夺过笔来,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圈,再在圈外点满墨点,最后在圈中写了一个歪歪斜斜的鲍字,赶紧打发人冲出城搬救兵。曾氏看了这封信,一下子明白了鲍超的处境,夸奖他的这幅图远胜过千百字的鸡毛信。
打下江宁后,鲍超因战功受封子爵。他衣锦还乡,在奉节起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宅子。有个读书人存心戏弄他,对他说,皇帝的宫殿叫皇宫,子爵的宫殿应叫子宫,你要制块“子宫”匾高高地挂在大门上。鲍超连连称赞这个点子好,便命人做了一块极大的竖匾,上书“子宫”两个金字,高挂在门额上,引来观看者大笑不止。有人将“子宫”二字的本意告诉鲍超,鲍超大怒,立即将便取下踩烂,又叫人把那个读书人找来,那人早已吓得远走高飞了。
鲍超晚年在湖南做提督。光绪十一年中法战争期间,他率兵来到云南边境。第二年病死原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