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个课堂”:《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教科技〔2020〕3号中指出,加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战略部署,围绕《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等重要任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针对基础教育阶段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现实需求,在各地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即“三个课堂” 。
“专递课堂”强调专门性,主要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少师资、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采用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利用互联网按照教学进度推送适切的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帮助其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名师课堂”强调共享性,主要针对教师教学能力不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等方式,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水平提升,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名校网络课堂”强调开放性,主要针对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迫切需求,以优质学校为主体,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等形式,系统性、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共享,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总体目标是,到2022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课的问题得到根本改变,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持续优化,学校办学水平普遍提升,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有效弥合,推动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个课堂”,三项建设,我们感受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快捷,更有新时代教育教学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在学习别人的同时,更要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刚毅与坚持。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时代所淹没淘汰……
总之,信息化时代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整个世界,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教育作为教育科学文化的主体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能不能紧跟时代的需求,走在时代的前缘,站在新时代教育需求的高度,用全新的理念和强大超前的信息化平台,引领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成为考量各级领导特别教育同人的主要内容,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应用成为提升教育教学手段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