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预习:心灵的三层结构
不要单以念诵“她”这个字而满足。
感受她的气息。
书本与文字可以带来妙悟,
而妙悟有时则能带来合一。
——鲁米
5.1.1 保护层、伤痛层和真我
1、当你感觉到伤痛,你怎样保护自己的?
“好人”三板斧:体谅、忧伤、拖延,避免了道德焦虑。
“好”:认为自己是那么好,所以所有的问题都是别人。
的。
麻木、隔离:将情感与事件隔离开,事件发生时,就没有情绪反应。
绝望:无力否认,承认绝望,不对任何人抱有希望。
可怜
高明:喜欢哲学思考,觉得自己如尘埃渺小,痛苦微不足道。“归功于他人”、“觉得自己是尘埃”,都是将“我没有价值”进行“美化”的策略。
抽离、“更好的道理”:游离在小组之外,容易讲一些道理,其他感到被贬低了。
2、心有3层:保护层、感受层(伤痛层)、真我。因为有伤痛,所以启动保护层,谈话不易深入,很难尽兴,因为隔离了感受,切断了链接。真我被深藏。
我们需要借助保护层去慢慢认识世界,别着急把自己敞开。观察外部世界,也观察内部世界,转化我、你、关系中的“坏”。体验到越来越多的好时,就会逐渐将外壳打开,甚至放下。
3、真正的亲密感,是真我与真我的链接感,关键是穿越心灵的保护层。
5.1.2 为什么要讲感受
1、讲感受,就是捧出心,捧出心,才能触碰到对方;而讲道理,就很难起到这样的作用。
——跟我讲道理,我就会听呀,响鼓不必重锤。
2、心灵过程有3个:
身体过程,身体对事物的感知;
情绪过程,“我”对感知到的事物的接受或抵触;
思维过程,用文字思考的过程。
3、思维过程,只是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的投影,必须有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的参与,心灵活动才是生动饱满。
5.1.3 你的想法真是你的?
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它事物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
我们容易重视思维,觉得头脑的声音是“我”的想法,这是像思维认同。但是,你以为的“我”的想法,常常是别人的声音,被灌输了各种别人的声音,所以不是自己的。
如果没有身体的作证,一个道理对你而言就可以说是一个谎言。
感觉是身体过程,它看似不那么高级,但感觉必然是你的身体与其他存在建立关系时的产物,它是你的。
很多人不能很好地靠近自己的感觉,一个常见的原因是,一直活在别人的意志里。每个生命都想成为自己,当不能用成长的方式时,就干脆使用毁灭的方式来表达这份意志。
5.1.4 高贵的头颅,鄙俗的身体?
当一个人的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是打开的,他也就能感受到别人的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它们可以在两个人之间建立连接,而思维不能。
5.1.5 问答:头脑该是仆人,而非主人
真我不能相遇时,我们就会用保护层和对方相处,并试图勾起对方的伤痛层,让对方体验到和自己一样的体验,以此来和对方建立链接。
放下保护层,袒露感受层,容易带来羞耻感。我真实地呈现了自己,而你没有接住,甚至你还攻击我,这时我就会觉得自己很傻。
5.2 预习:认识你的非理性信念
非理性信念:不符合客观现实的想法,是个人自恋的执念。
摒弃思虑。想想思虑是谁制造出来的!
为什么你要让自己成为囚徒呢?当窗开那么大的时候?
摆脱思虑的纠结,生活在静默之中。
不断不断往下流,
不断不断扩大存有的环。
——鲁米
5.2.1 控制信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奉行
艾利斯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ABC理论)
你的情绪和行为,不是由外在事件诱发,而是由内在信念所决定。
我们可以控制信念,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奉行这些信念。
5.2.2 重塑非理性信念
艾利斯提出非理性信念有3大类,都可以用全能自恋解释:
绝对化要求:总是觉得必须,必然。
以偏概全:一次求爱未果,就觉得自己是一无是处,产生严重自卑感。
糟糕至极: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就会觉得整个世界都要崩溃了。
把事情与人分开,知道一件事只是部分而已,不能因部分不够好就从整体上否定一个人。
一个人在关系中活出了自己,他的一切也就符合了所谓的世界理性。
5.2.3 捕捉你的自动思维
自动思维,就是事件发生后,我们头脑中一闪而逝的第一时间的念头。
捕捉住自动思维,顺着它联想,看看会想到什么,直到触碰到深刻体验,不断体验当时可怕的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让淤积住、受伤的身体感受和情绪情感充分流动起来,从而内在体验就发生了变化。
必须从信念+思维同时入手,深入体验层。体验层改变,才意味着真正的改变。
5.2.4 加餐:每个地方都能挖一口深井
我们惧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带给我们的感觉。而我们之所以惧怕一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感觉,经常是因为这件事和以前某件事很像,唤起了自己以前的某种感觉。
5.2.5 问答:什么是理性和非理性
5.3 预习:破解你的生命逻辑
5.3.1 怎样接住关系中的“坏”
1、投射性认同:
你在和另一个人打交道时,有被严重限制的感觉,感觉被诱导按照特定方式行事,成了对方期待的样子。
明逻辑:
我希望你用我认为的好的方式对我,你做到了,我们就有了好关系。
暗逻辑:
我知道你肯定不会用我希望的好的方式对我,你肯定会用坏的方式对我。你看,你果真受不了,用了坏的方式对我,所以你就是不喜欢我的。
2、衡量一个关系的品质的核心标准是,这份关系能不能处理化解“坏”。
关键是,你处理好了内心的“坏”,不再执着地追求“我是一个好人”,而是深切认识到,自己的好坏参半的真实的人,我能接受自己的坏。
这样,当别人投射给你“坏”时,你会做“去毒化”处理:既不认同对方的明逻辑,委屈自己,又不认同暗逻辑,对对方的感受进行理解和回应,表示知道了。
3、我们要学会利用时间和空间,化解自己和关系中的“坏”。
我是我,你是你,我要尊重我的合理性,你的感受一样也都是合理的。
5.3.2 自恋幻觉的ABC:投射性认同的心理机制
1、心理机制
喜欢投射性认同的人,比一般人更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但看不到对方真实存在,只关注对方是否如自己所愿,按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对待自己。
我做了A,我期待你必须还以B,否则我使出C:
我以我认为好的方式对你(做了A),你必须以一种特定的好的方式对我(还给我B),否则你就是不爱我,我会攻击你、伤害自己、攻击关系(使出C)。
2、类型
权力型投射性认同:我如此强大,我对你好,你很无能,必须听我的,否则就是不爱我,不如分手。想与别人亲近的方式是权力。“好”是强大,“坏”是无能。
依赖型投射性认同:我如此无助,你很强大,你必须帮助我,否则就是不爱我。想与别人亲近的方式是示弱。“好”是我需要你,让你有价值感,“坏”是我不需要你,你对我没价值。
迎合型投射性认同:我这么顺从你,但你接受我,否则就是不爱我。想与别人亲近的方式是奉献。“好”是无私,“坏”是自私。
情欲型投射性认同:我这么性感,你必须满足并对我好,否则就是不爱我。想与别人亲近的方式是性。“好”是性感,“坏”是没有魅力。
3、表现
严重陷在投射性认同的人,会执着于使用自己那套逻辑。越严重地使用这一套逻辑去构建亲密关系,反而会更孤独。
逻辑自身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想通过这套逻辑建立关系,我们都想真正地遇见一个人。
推荐:《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4、根源
这是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是他们与抚养者建立关系、亲近的方式。当他们想和别人靠近时,会自动启动这一套逻辑。
5、破解
如果要改变,需要从思维、身体、情绪情感过程全方位地去做。这并不容易,最好当作一条长长的路来走。
原生家庭的外在笼子不见了,但内在还有一个笼子,我们必须认识它,破解自己生命的逻辑,最终可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承认每个人的言行,都是受他内在动力的驱使,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不用揣测对方的动机,也不用努力为对方言行寻找貌似合理的依据。
去毒步骤:
唤醒:称呼,阻断对方思路
回应:看见对方,告诉对方自己感受到的正面意义,同时保持、允许对方死能量的表达。亲密关系中无条件接纳,其他关系友好即可。
关注:指出对方的处境,并表示担忧。
5.3.3 支配者
1、类型
赤裸裸的支配者,表达:你必须听我,否则我让你付出代价。
温情支配者,表达:我是为了你好。
2、形成
推荐:谢尔登.卡什丹《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帕璀斯.埃文斯《不要用爱控制我》
①亲子关系倒置,孩子从照料、支配父母过程中获得最初的价值感;
②支配者与妈妈有过严重分离,或严重欠缺妈妈照料,对妈妈不满而勾勒不会离开自己的爱人形象,优于惧怕分离,恋人的任何独立意志会让他们担心分离,而打压恋人的独立意志。
3、心理
全能自恋:我这么有力量,怎么可以不听我的。
4、破解
世界没有按我们的意愿运转,同时,世界也是善意的,也允许我表达不好的情绪。
5.3.4 滥好人(迎合者)和诱惑者
1、迎合者
容易给人制造内疚感,不自觉使用一些办法提醒接受者:“你欠我”,同时还会卑微地表示,他们只想帮你,不需要任何回报,你不必有压力。
和你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很好,于是我就爱上你了。——曾奇峰
迎合者不真实,与他们相处不舒服,容易有内疚感。
内疚感让人觉得自己不好,如果不接受这种自我感觉,会很愤怒,想要远离他们。
2、诱惑者
打扮性感迷人,常在言语和行为挑逗别人。虽然用性构建关系,但未必真的享受性
5.3.5 问答:及时修正你的心灵地图
推荐:斯考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每个人根据童年经历,形成了一张心灵地图,并靠这张图活着。然而进入更广阔的的世界,如果还沿着老地图,会走错路,所以需要及时修正自己的心灵地图。
我并不希望世界完全如我所愿,那样就太孤单,我希望有一个我的愿望不能实现的边界,边界之外,有一个充满善意的你在那里。——武志红
5.4 预习:我思故我在?
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新世界》
思维可以研究甚至解决痛苦,因此会爱上思维,舍不得放下,并且会喂养思维。喂养的方式,就是追逐同样的痛苦。轮回的制造者,其实是我们自己。
什么时候,你发现自己的人生不断轮回,在某一件事上不断陷入同样的格局。
5.4.1 向思维认同
思维的本质是自恋,自恋的本质是控制,控制的根本是避免死亡焦虑。
我们想通过思维来控制他人和世界,但反而被思维控制。
向思维认同的根本,是控制欲作祟,觉得自己可以控制世界。
思维是对身体和情绪过程的总结,行为改变思维。
当我们生活在“我能控制一切”的幻觉中时,就无法和其他存在建立真正的关系,活在一元世界中,然后感觉到致命的孤独。
在自恋和控制之外,要看到,在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你存在。你是善意的,我何必非要控制,何不让自己处于失控中呢?
5.4.2 痛苦之身
1、痛苦是因为对真相的对抗。
思维层面,会以批判对抗真相,希望世界按我的想法运转。
身体层面,因世界没按我的想法运转,以情绪痛苦对抗真相,情绪痛苦转化为身体痛苦。
越自恋,越对自己的想法执着,特别是对关于别人该如何的想法执着,很容易导致巨大的痛苦,甚至是疯狂。
2、化解
①要知道,想法系统,是一个保护层,不是真理;
②接受身体和情绪痛苦的存在,深入伤痛层,好好感受,让它们自由流动;
③放下想法,穿越痛苦之身,也许就能进入真我中。
5.4.3 抚平你内心的钩子
要小心你那些特别引以为傲的品质,这些品质最初多用来处理痛苦。如果你太爱这些品质,为了滋养它,你会不自觉重复追求类似的痛苦,陷入轮回,甘愿受虐。这些痛苦,就是你引以为傲的品质的养料。
人与人之间的投射与认同的游戏,就像一个人要去你内心挂衣服,你内心必须有钩子才能挂得上。而假若你根本没有钩子,他发现没地方挂,自然会放弃。抚平内心的钩子,就会发生变化。
比如,别人想让你恐惧,而你真的恐惧(钩子)了,别人就会随意施威,这是你教会他的,他认为施威管用。抚平恐惧,别人一看不管用了,就停了。
5.4.4 问答:怎样做到只接纳生命中的“好”?
焦芽败种:看起来很有定力、修为貌似很高,一旦遇到真正挑战,就会发现,自己实际上还是会有严重的心理动荡。
尚未经历过人性检验,未展开过自己的生命,过早修定力,其实内核不靠谱。
我们需要增加自己武器库的武器。接住关系中的坏,有时候可以发飙,不要在关系中只使用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