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nefin模型
一句话概述:了解当下所处环境或场景,从而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
在不同的场景下,我们需要做出不同的反应。“Cynefin模型”就可以用来帮你了解当下所处环境或场景,从而做出最恰当的反应。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达夫·斯诺登教授(Dave Snowden)于1999年提出的。它是一个从因果关系复杂情况来分析当前情况而作决定的框架。
如何应用“Cynefin模型”?
“Cynefin模型”一共将不同问题或场景分为5个域:简单、繁杂、复杂、混乱和失序。
这个模型,主要是让你识别所处的环境或场景,然后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反应。我们来详细看看每个域的具体内容。
明显(Obvious)
这个域可以看作是最佳实践领域。在这个领域的问题,具有熟悉性和确定性的特点,其因果关系也非常清晰,相关的场景也相对稳定。
这是一个“已知的已知”领域,许多过程导向型场景和问题都属于这个域。
属于这一领域的场景和问题,通常都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来理解和应对。
针对这一域的问题和场景,通常的应对方法是感知——分类——响应,即首先了解情况,对其进行分类,然后通过最佳实践解决方案来作为响应方式。
繁杂(Complicated)
在这一领域,可能存在多个正确答案,并且有些还不一定立即就能发现。这是一个“已知的未知”领域,虽然答案非常清晰明确,但同时需要一些其他形式的调查和(或)专业知识才能找到这个答案。
针对这一域的问题和场景,通常的应对方法是感知——分析——响应。由于这里需要分析,因此,在这些场景下,专业知识通常都是必须的。专家应该评估当下场景,调查潜在的可选方案,然后从中选择最正确的方案。
复杂(Complex)
这是一个“未知的未知”领域。即便通过分析,你也可能无法了解当下的状况,因为我们对这个情况的认知还不够深入。在这一场景下,我们可能都不了解到底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因此,针对这一域的问题和场景,通常的应对方法是探索——感知——响应。
首先应该做实验,通过实验去进一步了解问题。然后,感知你所面对的问题,并提出恰当的应对方案。你的目标应该是做到对这个问题的足够了解,从而让“复杂”变为“繁杂”,以便更轻松地应对这个问题。
混乱(Chaotic)
当事情不受控制时,就可以归属于“混乱”这一域。这是一个“不可知的未知”领域,其中的因果关系也是不清晰的。
在这一情况下,首先应该采取行动,建立一些稳定性,控制局势。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评估当下情况,尽力让“混乱”变得“复杂”。
针对这一域的问题和场景,通常的应对方法是行动——感知——响应。
“混乱”这一域也同时提供了一个尝试全新解决方案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变得更加开放。
失序(Disorder)
如果你认为某个场景或问题不属于以上四种情况的,那它就属于“失序”。你的目标应该是迅速确定正确的域,然后以此展开相应的行动。
值得推荐的是,你可以尝试把一个问题或场景分成若干部分,再针对每一个部分划分相应领域。
小结
“Cynefin模型”的核心思想是,不同场景或问题都需要不同的应对方法。结合“Cynefin模型”,你首先应该明确自己所处的场景,然后再选择恰当的应对方法。
你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帮你认识并确定正确的域:
1、你知道导致这个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吗?
2、目前情况是否得到了控制?
3、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
4、解决这个问题是否需要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