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最初是被这个书名所吸引,月亮神圣纯洁,便士肮脏世俗,高高在上的理想和脚下的现实相碰撞,作者到底会给予一个什么态度。带着种种好奇,我开始读这本书,期望能解决困惑我许久的问题。
这样一个故事放在现在来讲,就是一个功成名家庭幸福的男人放弃公务员的工作,抛妻弃子去追逐遥不可及的梦想,傻吗,真傻,错了吗,那不一定。
毛姆究竟想借斯特里克兰德抛弃家庭、夺人妻子的行为表达什么?仅仅是理想与现实的争斗,天才与伦理道德的违背?如果仅仅是这样,我觉得太过肤浅。
我认为这既不是一个庸俗的追梦故事,也不是单纯在讲天才的清高孤傲特立独行,甚至它根本不具备多数故事的共同点——情绪操纵,让读者产生代入感,它是最纯粹最感性的直接表达,而在这背后,隐藏了一个人类的终极命题——一切行为都取决于你这个个体如何看待生命的意义。
在我读完兰德的追梦历程后,总有一种模糊而奇妙的感觉掠过心头——也许我们就像那个老实的投资经纪人,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我们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命不凡的,总觉得生命的意义不该到此为止,当你坐在窗下都能看到多年以后你病死床头的模样时,你觉得生活好像少了些什么,你想要改变,但很少有人拥有冲破自己并不满意的现状的勇气。
“我们像有轨电车,顺着轨道从终点站到终点站,它们运载的乘客人数能算出个大概齐来。生活秩序化,快活得让人受不了。我整日惊恐不安”。
“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遍布的海滩的。”
毛姆不讽刺政治,不批判社会,也不重在戏谑人性中的丑恶。他戏谑的是一个现代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从外在的名利物质、家庭生活、工作环境,到内在的安全感、被需要感、认可感、自尊心以及爱情。在他的戏谑之下可以窥见到一个现代人类是多么脆弱。
饱经风霜的成年人会讲,你真幼稚,生活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可是我想说,你们早就已经麻木了,早就放弃了自己追逐梦想的权利,早就习惯了生活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你们都希望每个人的生存方式能够一样,这样才足够证明你们的人生经验是正确的,可真正的现实是每个人想要的生存方式都不一样。
到底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难道功成名就、金玉满堂就是真正的成功?难道一贫如洗、颠沛流离就是所谓的失败?
我们必生所追求的,不过是一种简单的幸福感。不同人对于幸福的定义有着天壤之别,面对别人的选择,你不该站在自己的立场评判。
就像古人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月亮和六便士也只能选择一个,没有好坏,也没有对错,看你内心的声音更渴望哪个,遵从自己,做出选择,无论是月亮还是便士,都不会让你枉度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