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默了然
【1】
几年前,菲菲新婚后打算换个工作,海投简历无数,一直苦于没有回应。
好不容易接到两个面试电话,HR在电话里打探到她还没有生育,就没有下文了。
朋友们告诉菲菲,你现在27岁,已婚未育,在HR眼里是高危人群。把你招聘进去,担心你生孩子,至少1年无法安心投入工作,当然不会考虑录用你了。
后来菲菲为了生孩子辞职了。
今年孩子大些了,打算重返职场。参加了几场面试,这次几乎所有单位都会在正式面试前,问她是否会要二胎。
菲菲说,我以为生完孩子会好找工作,没想到赶上国家放开二胎。虽然考虑到压力和经济负担等种种原因,我不准备再生,但只生了一胎的我,却还是被用人单位疑神疑鬼,也因为这点经常被用人单位拒绝。
已婚未育女性,曾被列入不少HR的黑名单中,求职之路可谓艰辛。相对而言,已婚已育的女性,一度成为职场“香饽饽”。但随着全面二胎政策落地,这种“优势”已不复存在。
【2】
小李在公司做了5年,已经有一个孩子了。
今年赶上公司内部招聘,招聘的岗位很适合她,她自认为也很能胜任,很想去竞聘上岗,但是招聘的负责人私下里说不要女的。
小李说,其实这个岗位并没有男女特殊性,归根结底还是考虑到女性二胎生育的问题。我觉得对女性就业来说,二胎真的并不是好事。
去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会议,中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以扭转人口老龄化趋势。全面二孩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也就是说,现在每一对夫妇都允许生养两个孩子。
在放开二胎政策之前,大家表面上提倡着“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些观念,但是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里,对女性的性别歧视还是无处不在。
在放开二胎政策后,女性的求职之路变得更加严峻,在职场中遭受的性别歧视也变得更为明显。
企业看重的是效益而非道德,遇到女员工的生育,因为产假,人员调整等因素,企业的利益会不同程度地受损。所以,企业不会倾向于招收育龄女员工。
全面二孩的开放,部分求职女性可能要休两次产假。两次生育附带的7个月断岗期,企业为此承担的成本确实不小,这将增加用人单位录用女性的顾虑。
企业不再愿意招收女性员工,导致女性找工作将更加困难。
1、未生育过的女性,企业可能面临负担员工两次生育影响工作的成本,不愿意招收。
2、已生育一胎的女性,也有可能再生育一胎,企业也不愿意招收,已婚已育已不再吃香了。
3、已生育两胎的女性,年龄偏大,对于家庭和子女的投入需要更多,必然会影响工作,企业也不愿意招收。
放开二胎政策,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导致生产力下降对社会的影响。而女性的权益并没有得到关注,反而在就业方面备受影响,女性的求职之路变得更加严峻。
【3】
女性一旦选择生育,就会不可避免地承担怀孕,哺乳的全过程。而原本就因为女性有其特殊体质和生理周期,女性在职场中就要克服比男性更多的障碍,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
尽管有明确的法律及社会舆论的影响,职场上重男轻女在中国是不争的事实。如今,二胎产假的延长加剧女性职场劣势,导致这种就业性别歧视更加严重。
放开二胎政策之后,女性自身如何走好职场之路?
我们不可能要求企业在面试前,禁止询问你的生育状况,就是明令禁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首先,女性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工作中,努力让自己做到无可替代。
这需要女性更努力,比男性付出更多。当企业觉得产假和补贴与你创造的价值相比不值一提的时候,自然会想方设法留住你(此处一声叹息,女性真的不容易)。
其次,女性要规划好自己的结婚、怀孕、生育时间。
尽早规划,不用受太多家人的干预,让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权。
再次,尽量选择对育龄女性比较友好的企业,比如国企、事业及机关单位。
这些单位对育龄女性相对不敏感,但是想进国企,想考公务员要抢破头。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观念的转变,希望这种人性化的企业越来越多,让女性的就业权益得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