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明明很想让别人去帮助你一件事,但就是憋着不说。直白的形容,那是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我们好像害怕消耗人脉。
人情这个东西和寿命是一样的,消耗一点就少一点。它比寿命还要复杂,因为人情,是需要还的。如果只借不还,那么这条人脉很容易就夭折了,某些时候,它比寿命结束的还要快。
不过,我们现在辛辛苦苦建立出来的人脉,如果放着不用,则成为没有价值的东西。反倒会以感情生疏、淡漠为由而销声匿迹。与其让它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倒不如稍加以利用,给这条生了锈的“脉”上点润滑剂。
如此说来,什么叫做稍加利用呢?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适度。每个人都有能力所限,我们是绝对不能要求别人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的,也不能要求别人做虽然力所能及但是却侵犯到他们基本利益的事情。这两种都是对人脉非常大的消耗,并且会导致双方的为难。很容易陷入尴尬的处境,成为矛盾的导火索。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不痛不痒的小事来维持人脉。比如我最近在做的一件事就是让我的微信好友关注我新开通的公众号。这件事,并非说我很在意粉丝数量。我写这个公众号的目的既不是售卖商品,又不宣扬宗教精神,即便是没有一个人关注,我也是会写下去的。
我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大家的关注。是为什么呢?其实我认为这是维持人脉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也可以通过这件事决定我以后能对什么样的人提出什么样的人要求,对什么人尽量的敬而远之、不去叨扰,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或麻烦。
当别人关注我的公众号时,我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人是愿意和我建立、保持人脉的,人脉这个东西,在任何时候都可能有用。就像部队的军人一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谁都算不准哪一天会打仗,哪一天会地震,哪一天会着火。我经常会为失去一个朋友感到惋惜,因为搭建一条人脉是非常不易的,失去一条人脉,也就可能相应的失去了一些方便。
有些人,对我的请求却视而不见,他们并没有关注我的公众号,那么我就能基本确定这些人并不在意我和他们之间是否能保持长久有效的关系。在他们的心目中,我是可有可无的。在衡量这种人脉关系时,主动权在我手上。
如果我介意这件事情,这条人脉就此中断。反之,如果我不介意,这条人脉就勉强维持。
当然不排除一些人没有看到我的请求,一些人并不愿意过多的关注公众号。所以这些人和那些对我的请求视而不见的人混合在一起时,便让我混淆。不过,因此而让自己过多的揣测,陷入为难,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倘若仅仅就一个议题来说,在某种情况下,当一个人连去关注你的公众号这样的举手之劳都不愿意去做,而你们又不是比较熟络的状态,那么,这种关系等同于什么呢?
这样的人脉真可谓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说到这里,我建议大家不妨在心里做一个评定,当你有一天想请求别人帮忙时,先回忆一下你的微信上有谁真正的关注你,谁是朋友,谁是熟人,谁仅仅是认识的人而选择相应的对象吧。
那些从来连一个赞都不愿点,一句评论也不愿意留,却每天都在自顾自说自己故事的人,他们早就把你的存在抛之脑后了。
在发朋友圈,却不回你微信的人,也许不仅仅是忙,不仅仅是没有看到你的微信。是关系不到位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