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计划好今天要做的事情,总是到了晚上快睡觉的时候,才开始后悔,自己今天没有如期完成计划,然后告诉自己明天我一定要早早完成。
最后的结果就成了明天过了又是一个明天,这是我最近几天的状态。
虽然我自己也知道解决拖延症的最好方法就是,马上执行,然而真正在做的时候也是觉得力不从心。
最近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比较着急,因此在白天的工作时间,需要持续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梳理逻辑,画出流程,实现功能,实现之后自己跑数据测试,等一整套流程走下来,基本上一天也差不多了。
之前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如果我们每天都重复昨天的事情,那么是不是新的一天对我们来说,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因为我们一直在重复,而在这个一直重复的过程中,没有复盘和重新思考。
昨天和朋友聊天,朋友也跟我分享了三个调整自身情绪观点。下面就是她的原话:
人的状态是可以调整的,其实有三种选择:1. 继续低沉下去; 2. 想办法扭转; 3. 什么都不想休息;第一种选择无疑是下下签;
非常简短的一段话,然而越细细体会,越觉得非常有道理。
介于以上的这些原因,我开始仔细反省自身行为和心态上的问题。
尽管最近是比以前稍微忙碌了一些,然而和那些非常忙碌的人比起来,可能也还好!然而为什么会觉得身体很累,无力执行别的任务,我觉得是心理因素占据了很大的原因。
以往当有人问我“你没有压力吗?”,那个时候的自己的反应是一脸茫然,难道人应该必须要有什么压力吗?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压力的。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目标,也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可以吸引我,最关注的问题就是,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古代的人为什么要学习四书五经,三从四德.......
都是一些看似离自己非常遥远的事情。
因此那个时候,身边的人也觉得我的想法,不可思议,天天不好好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想些虚无缥缈的事情,活的在虚幻的世界中,这是家里的哥哥对我的评价。
直到今天,因为有了目标,有了自己想要实现的梦想,开始慢慢明白那个时候大家所谓的压力,就是关于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各种拉扯。
也是一种对自己随心所欲行为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约束和控制。
在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总是觉得,如果万事都能随心所欲,就是最好的。
然而,随着经验的增加,生活经历的累积,才发现,原来最好的状态是,有所约束的同时,又不会让自己觉得特别的难过想要放弃。
以往对待拖延症的方式,可能是一直消沉下去,直至放弃目标;反观这次的拖延症,没有选择更加积极向上的方式,而是选择了让自己休息,虽然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停止了行动,然而在身体的恢复层面,我想还是有所帮助的。
虽然也自诩知道了很多关于如何保持自己永远精力充沛的方法,但是,落到自己身上时,也是时不时的总是忘记,可能就像朋友说的,我需要的是时刻提醒自己,耳提面命直到把这些方法刻到骨髓。
突然发现,原来对于自己感到愧疚懊悔的事情,描述出来,也是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
表达了好像心理的愧疚感就没有那么重了,自己也能更加轻松的继续前行了。
虽然情绪总是在周期性的周而复始反复着各种好的不好的状态,但我们能控制的是,意识到,然后转变或者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