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论语》当编剧,穿越到夫子的课堂”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日多次反思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温习了呢?
曾子曾参是孔子晚年收的关门弟子,是颜回外最得意的弟子,最后继承了孔子的衣钵。16岁开始跟随当时已经62岁的孔子学习,孔子的独子孔鲤先于孔子去世,因此孔子去世前将自己唯一的孙子,4岁的子思托付给曾子教育,之后子思又教出了有名的弟子孟子。
尽管曾参并没有随同孔子周游列国吃那么多苦,但是孔子还是很喜欢曾参的。曾参之所以受到孔子青睐,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因为曾参在很多方面确实是很出众的。
比如曾参人品好,首先是个大孝子,其次为人忠信“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人前人后表里如一。
其次曾参学问出众,从他参与编纂了《论语》,并且自己主编了《孝经》就可以看出来。
另外更为孔子看中的是他能非常好的领会孔子的学说,并加以践行。日日反躬自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恐怕也是孔子最为看中的一点,因为到了晚年孔子最注重的是寻找一位衣钵传人。
因此,孔子对曾参的培养也是格外用心,开小灶的事情当然就成为家常便饭。
臆想当日,孔子又和自己的得意弟子进行学术交流。
“孩子,你能概况一下老师的学说要义吗?”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子的学说,只是忠恕二字罢了)。
“嗯”夫子非常满意。暗讨:“我真没有看错人啊!”
“可是,孩子,坐而论道易具体而微难那!眼高手低可是不行的。你能说一下,自己是怎么入手的吗?”
“夫子让我们追求仁和礼。仁为礼之体、礼为仁之用,那当然就是立己立人达己达人,推己及人。从小事做起。”
“孩子,还是有些大而化之,将来你要发扬我儒家学说,还是要有更具体的方法。”
曾参沉吟了一下说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大善!”
“你为什么要这样时时自省呢?”
“修身就像修行,是逆天行事的,也就是与人的自然属性做斗争的过程,是为了远大理想克制私欲的过程。我不具备颜回那样的能力,害怕自己稍一懈怠就会被惰性所挟持。所以需要时时自省。”
听曾参提到颜回,孔子不禁有些黯然。
“孩子,你这样日日反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践行‘克己复礼’,不感到辛苦吗?”
“这种苦天天有,但都是一时的。如果放纵自己,快乐是一时的,但是过后的痛苦却是不可弥补的。”
“你是不是觉得世人眼中的苦是一种乐,而大家眼中的乐就要禁绝呢?”
“当然不是。夫子不是教导我们要追求中庸之道。”
“怎么讲?”
“仓廪实而知礼节,没有最起码的食,怎么谋道呢?衣食住行都是必要的,只是没有必要追求过分的奢华而已。人喜欢吃鸡肉是天性,但非要吃鸡舌汤就不对了。我们克的是吃鸡舌汤不是吃鸡肉。”
“不过!为什么要把老师的教导放在最后呢?嗯!”夫子似乎很是不忿。
“不修德,再好的学识也是没有用的,甚至会害人害己。所以,我得首先保证自己是个好人,才能不给夫子丢人。”
“大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