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宰相萧复曾经对皇上说:“宦官自艰难以来,多为监军,仗恃恩宠,横行霸道。这些人应该只掌管宫掖之事,不宜委之以兵权国政。”皇上不悦。萧复又曾经说:“陛下即位之初,圣德光耀天下,自从用杨炎、卢杞黩乱朝政,导致今天这个局面。陛下如果真的能改变心志,臣敢不竭力?但如果要臣阿谀苟且,臣实在是做不到。”又曾经与卢杞一同奏事,卢杞顺着皇上旨意说,萧复正色说:“卢杞言不正!”皇上愕然,退朝之后,对左右说:“萧复轻视朕!”
正月十六日,命萧复出任山南东、西、荆湖、淮南、江西、鄂岳、浙江东、西、福建、岭南等道宣慰、安抚使,实际上是疏远他。既而刘从一及朝士纷纷上奏请求留下萧复,皇上对陆贽说:“朕考虑到自从迁到奉天以来,江、淮远方,或许传闻过实,想要派重臣去宣旨慰问,与宰相及朝士们商议,他们也都认为应该如此。但现在又如此反覆,朕为此怅恨好多天。想来是不是萧复后悔了,不想去,指使他们上奏吗?卿知道萧复为人如何吗?他不想走,这是什么意思?”陆贽上奏,认为:“萧复刻苦修身,砥砺名节,一心要做一个清廉忠贞之臣,行事虽然不见得完美,他的品行我却可以担保。要说轻诈如此,萧复绝不可能。而且,就算是萧复想要留下不走,刘从一又怎肯附会他!如果说他们前后所言矛盾,希望陛下公开明确地质问他们,听他们解释。如果是萧复请求刘从一替他上奏,则刘从一又怎么会替他隐瞒!如果刘从一解释清楚他为什么要上奏,则萧复不应当被怀疑。陛下为什么不把事情搞清楚,而闷在心里怅恨呢!查明事实,就不会迷惘疑惑;给他们辨明的机会,就不会让人冤枉。人生最大的迷惑是被欺诈而不能搞清楚真相,最惨痛的冤屈是被怀疑而又不给机会辩解。如此,让真假掺糅,忠邪不分。这实在是君上驾御臣下的关键,请陛下留意。”
皇上不再追究,也没给他们机会为自己辩解。
华杉曰:
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皇帝自己心里有小九九,就是要把萧复撵走,却跟陆贽说一通不明不白的话,“卿知道萧复为人如何吗?”这是村妇嚼舌头的口气,难为陆贽给他回答了。得不到陆贽的呼应,皇帝也就不再追究,因为他自己心里知道怎么回事,他不想给他们机会把事情搞清楚。
萧复呢,皇帝撵人,应该马上就走,“君命召,不俟驾而行”,这是《论语》的规矩。再有,“以道侍君,不可则止”,“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别给皇帝添麻烦。
11、
正月十九日,皇帝任命王武俊为恒、冀、深、赵节度使;正月二十日,加授李抱真、张孝忠为同平章事;正月二十四日,加授田悦为检校右仆射。任命山南东道行军司马樊泽为本道节度使,前深、赵观察使康日知为同州刺史、奉诚军节度使,曹州刺史李纳为郓州刺史、平卢节度使。
胡三省注:
把赵州给王武俊,所以把康日知调走,在同州设置奉诚军以安置康日知。李纳本为同州刺史,他的父亲李正己去世时,李纳自领军务,没有朝廷任命,这次正是授任给他,所以先叙其本职,再加以任命。
12、
正月二十六日,加授刘洽为汴、滑、宋、亳都统副使,知都统事,李勉把部众全部交给刘洽。(李勉失守汴州,事见去年记载。)
13、
正月二十九日,禁军六军各自设置统军,官阶为从三品,以示对勋臣的尊宠。
14、
吐蕃尚结赞请出兵协助唐朝收复京城。正月二十八日,派秘书监崔汉衡出使吐蕃,发兵。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
唐纪四十六
公元784年2月——4月
共3个月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五
兴元元年(公元784年)
1、
二月七日,皇帝下诏,追赠段秀实为太尉,谥号忠烈,厚厚抚恤其家属。当时贾隐林已经去世,追赠为左仆射,是奖赏他能直言。
2、
李希烈将兵五万人包围宁陵,引水灌城。濮州刺史刘昌以三千人镇守。滑州刺史李澄秘密遣使请降,皇上许诺,任命李澄为汴滑节度使。李澄表面上还事奉李希烈。李希烈怀疑,派养子六百人戍防白马,召李澄来一起攻打宁陵。李澄走到石柱,让他的部众假装惊营,烧毁军营遁逃。又暗中引诱李希烈的养子们抢掠,李澄再将他们全部逮捕斩首,报告李希烈,李希烈也无法怪罪他。
刘昌镇守宁陵,前后四十五日没有解下盔甲。韩滉派部将王栖曜将兵协助刘洽拒战李希烈,王栖曜以强弩手数千人游过汴水,夜里进入宁陵城。第二天,从城上射李希烈,射到他所坐的幄帐中。李希烈惊道:“宣、润弩手到了!”于是解围离去。
3、
朱泚既从奉天败归,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李晟计划夺回长安。汝郑应援使刘德信与李晟都屯驻在东渭桥,不受李晟节制。李晟乘刘德信来军营中的机会,数落他沪涧战败及所过抢掠之罪,将他斩首。然后率数名骑兵,驰入刘德信军中,慰劳部众,无人敢动,于是合并两军,统一指挥,军势更加振作起来。
李怀光既胁迫朝廷驱逐卢杞等,内心不能自安,于是有了异志。又厌恶李晟独当一面,担心他取得成功,奏请与李晟合军。皇帝下诏批准。
李晟与李怀光会师于咸阳西陈涛斜,修筑营垒还未完成,朱泚大兵已到,李晟对李怀光说:“贼军如果固守宫苑,或许旷日持久,不易攻取。现在他们离开巢穴,敢出来求战,这是上天把叛贼赐给明公,机不可失!”李怀光说:“军队刚到,马没吃草,兵没吃饭,岂可立即战斗!”李晟不得已,只好进入军营。
李晟每次与李怀光一同出军,李怀光军士多抢掠百姓牛马,李晟军秋毫不犯。李怀光军士厌恶他们跟自己不一样,把抢来的东西分一部分给他们,李晟军始终不敢接受。
李怀光屯驻咸阳数月,逗留不进。皇上多次派宦官催促,他都推辞说士卒疲弊,且当休息,等待战机。诸将数次劝他攻打长安,李怀光不听,秘密与朱泚通谋,事情已经非常明显。李晟屡次上奏,担心他有变,自己被他兼并,请求移军到东渭桥。皇上仍然希望李怀光能洗心革面,得到他的效力,把李晟的奏书压下不回复。李怀光想要延缓战期,并且激怒诸军,上奏说:“诸军粮食赏赐都很微薄,唯独神策军供应非常丰厚,厚薄不均,难以进战。”皇上认为,财政窘迫,如果粮食赏赐都跟神策军一样,则无法供给,不一样呢,又不合李怀光的意,让诸军怨愤。于是派陆贽到李怀光军营宣旨慰问,并召李晟一起来商议。李怀光希望李晟自己提出来减少神策军待遇,让他失去军心,阻扰他成功,于是说:“将士们战斗相同,而粮食和赏赐不同,如何能让他们同心协力!”陆贽不说话,数次转头看李晟。李晟说:“您是元帅,可以发号施令;我只是一个将军,接受指挥而已。至于增减衣食,应该由您裁决。”李怀光默然,又不愿意减少神策军供应的话从自己嘴里说出来,这事就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