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感悟:第13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得到宠爱和遭受耻辱,都像是受到惊吓一样,重视自己的身体就好像重视祸患一样。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不安?宠爱是卑下的,得到他会感到心惊不安,失去他也会惊恐万分,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重视自己的身体就如同重视祸患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倘若没有了我的躯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因此把天下看的和自己的生命一样宝贵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担交付于他;爱天下和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责任托付于他。
通过论述荣辱、贵贱、上下、得失的辩证关系,体现了老子的贵民、爱民思想。
在老子看来,因得宠而惊喜因失宠而自视轻贱的人,是过于看重自身,荣辱观念太重使得他产生名利之心,贪争之念,从而导致大祸患。这种视宠为上的人,正是卑下之人。因得宠而惊喜,因失宠而惊恐,完全是名利之心在做怪。重名利的人,目光短浅,贪图名利而疏远人民。造成大祸患;轻名利的人,目光长远,亲近人民而淡泊名利,获得人民的爱戴。
所以,如果人民把治理天下的权力托付给统治者,那么统治者一定用看重自己的心思看重天下人民。统治者认为权利很重要,就必然让权力属于人民,这样就会看重人民;如果人民把谋求福利的希望寄托于统治者,那么统治者一定以爱护自己的心思去爱护天下人民。统治者认为爱护自己就是要为自己谋福利,就必须让福利属于人民,这样就会爱护人民。
圣人到达忘却自我的境界,超越了功利、荣辱、得失,乃至生死,一心为民,所以不会产生祸患。治国之道也是治身之道,二者同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