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6日,学习了《超级个体》里讲的“乐高式能力结构”,里面提到了技能迁移的正向作用以及所迁移技能与新领域的结果导向不一致时可能形成的负面影响。“如果两个技能输入一致、输出一致,就很容易正迁移。如果两个技能输入一致,但输出不同甚至相反,就会形成负迁移”。
图片来源:得到《超级个体》专栏
这提醒我们,在做技能迁移之前,认真思考的能力很重要,前提是要确保你练就有值得被萃取的可迁移技能。
提炼出自己的几个核心技能之后,我们要用智慧找到方向感(打算向哪一适合的新领域迁移技能),用勇气确保行动力及准确性(思考、判断哪些已有技能适合迁移至当前的新领域,三思而后行)。
可以用“以终为始”的方法倒推一下,已有技能是否有助于实现新领域诉求的目标(结果),目的为先地倒推一下,判断需要选择迁移哪些已有的技能。对无助或不利于预期结果的已有技能,即使曾帮你在已有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不能机械照搬,避免负面影响。
在此,灵活变通很重要,结果导向很重要。要审时度势、因材施教,记得过犹不及、适可而止。
乐高式超级个体需要技能迁移和优化组合技能的能力,针对新的拓展领域或具体的工作目标,迅速判断哪些是需要迁移与组合的技能,以及如何组合更高效?
总之,首先要练就几个可迁移、值得迁移的技能;其次,迁移之前要思考,找到新旧能力之间的关系类比,判断、选择出要迁移的技能;最后,不要贪多,“少即是多”,避免互相影响。“721法则”指出,一个技能练习时需要花70%的时间,迁移至新领域也一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进练习,所以要有耐心、懂得日积月累,而不是“贪多嚼不烂”。
今日精进的回答,我做过的技能正迁移包括把学习中文语言表达的技能迁移到英语学习中来,所幸我不是机械的直接迁移(比如把汉语拼音的发音技能迁移至英语音标的发音,很明显两者的发音输出有不同),我迁移的是“母语学习方法”的技能,比如你的输入质量(听)决定你的输出质量(说)。这个道理很简单,你小时候在四川长大就习得了四川话,在广东出生就学会了说粤语,我小时候常听收音机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老师的声音,就为我长大之后普通话的“一级甲等”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所以我迁移了“输入决定输出”的这一语言学习技能(方法),在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就选择了输入高质量的英语语音,比如英美广播电台或电影里演员的对白等等,因为我的学习目标是也能像做中文配音播报一样有比较标准的英语发音,后来实现了发音练习的正向技能迁移,英语发音也常被反馈比较标准、好听。
而我在学习了“721法则”之后,更加完善、修正了自己在语言学习能力方面的迁移技能,之前,虽然我意识到了小时候听收音机对我的帮助,但我因认知出现偏差,放大了这一作用,忽略了自己在中文配音业务方面的大量实践练习,只在“听”英语方面花了大量的业余时间,是“721法则”提醒我意识到,听的质量决定发音没错,但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仅包括发音,还包括你说的内容,这涉及到阅读的输入、思考的处理、表达的练习等。
好比播音员和主持人尤其是记者型主持人是有区别的,前者偏重的是吐字归音的训练,属于有声语言再创造的艺术,本来有作品,你做的是如何锦上添花地呈现已有的作品;后者倾向于“内容为王”,也就是你要有自己创造并呈现的作品。所以,从好配音到好记者,除了迁移已有的技能,还需要配合学习新的技能。
我因擅长播音朗诵也就是(再创造式地)呈现别人的作品而成为一名媒体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意识到不能仅仅满足于有声语言再创造的配音技能,因为在“内容为王”的大环境下,我需要拓展的是呈现“自己作品”的能力,这就需要增加自己的精品阅读量,练习思考能力与写作能力,而每一个具体的单项,都需要用“721法则”投入持续精进练习。好在,我找到了一个“推手”技能--写作技能,写作是思考后的输出,还倒逼你多阅读精品去输入,增加自己的语言归纳和表达能力。我参加了“30天关注橙长计划”的“写作主题”练习,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完成了30天不间断写作,“721法则”给了我信心与勇气,让我相信“功不唐捐”,我希望在“即刻行动、小步快跑与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实现自己和自己比、一天进步一点点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