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第三章【第五节拓展型学习任务群1整本书阅读 三、教学提示】

课标解读,教学提示一

1.保证整本书的阅读时间

首先,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阅读整本书。要上好三种课型,即“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

导读课,旨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明确阅读活动开展的要求;推进课,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进行一定的组织和指导,不放任自流;交流课,在学生读完后组织开展交流与分享,并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更加丰富、深入的阅读实践。

其次,化整为零,用好边角时间,具体做法利用每天早晨十分钟的晨诵时间读经典诗文或整本书中的精彩语段,每天中午留出20分钟鼓励学生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教室自主阅读整本书,每晚临睡前30分钟,亲子共读整本书。

最后,统筹安排,用好整块时间,教师在双休日及节假日期间,尽量少给孩子布置机械重复式的作业,推荐好书,阅读整本书阅读,通过每周故事会,每月推荐会等多种学生喜欢的形式,推动阅读。

2.指导学生定计划学方法。

组织导读活动,导读课通过读封面,看插图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借助读序言,读目录,大致了解整本书的框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为后续阅读做好保障。

激励持续阅读推进课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适时了解学生阅读进度,以便检查学生的阅读计划完成情况,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记录讨论问题,分享感受等方法读下去,读进去。

开展读书交流,交流课读读精彩的片段,读读阅读的收获,岩岩喜欢的角色等等,多形式,多维度的分享交流,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同时获得更多的阅读体验。

3.创设自由快乐的阅读氛围

教学提示二

1.整本书阅读主体一定是阅读者本人

阅读是一种个人行为,教师要立足学生的阅读起点,认真倾听学生的阅读心声,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绪感受。在此基础上,要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语言,最简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通过重点情节剧透作家背景揭秘,以及一连串问题等,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

2.整本书阅读要关注阅读过程的指导

3.整本书阅读还需要搭建阅读分享平台

教学提示三

1.整合资源拓展阅读视野

2.借助技术拓展交流空间。阅读为媒交流产生共振,反过来又会促进阅读和思考。

教学提示四

1.关注阅读评价目标

2.关注阅读评价方式

3.关注阅读评价维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