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追寻“沉浸”的状态

          努力追寻“沉浸”的状态

姜堰区马庄中心小学  潘书平  225517

        听完王亚芹老师的课,心里很是高兴。因为在这节课里,学生基本是“沉浸”在文本里的。个别学生,甚至完全进入了情境,从绘声绘声、眉飞色舞的朗读,就可体会到,这是理解文本后的真情流露。

        课是五年级的《祖父的园子》,写的是萧红小时候在祖父园子里自由在自在的童年生活。王老师采用的是“希沃”现成课件,分四个任务版块,分级驱动,拾级而上,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所以,我觉得,作为我们农村学校,认真研读课文、研究学生,研究好“希沃”现成课件,并很好地利用好“希沃”这个平台与拐杖,的确是一种很接地气的有效的“教学路径”。

        课是在“你认为,我在园子里做的哪一件事最有趣,为什么?”这一总领性问题中开启的。学生仔细品悟“溜平土窝”、“铲地”、“往天上浇水”“自由自在玩耍”等情境,深切体会到作者在园子里是“轻松的”、“快乐的”、“无忧无虑的”。

        任务三这一版块中,教者很好地利用“希沃”课件设计的几个填充:一是:当 (          )  的时候,祖父笑了;当(            )的时候,祖父笑了。二是:祖父(            ),我也(            ) ;祖父(            ),我也(            ) 。这样的表达设计,既是进一步走向深度理解文本的凭借,也是走向思维高阶的巧妙引领,很务实,也很有效。

        评课的环节,也很令人高兴。参评者不只是停留在表层点赞与陈述,而是提出一个个有深度的问题,如:在交流环节,可以引导学生 想象作者当时的表情、心情,还可能有些什么动作?又如:在祖父的园子里,还有可能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比如,吃蚂蚱,捉蜻蜓……还有评课者认为,农村孩子,特别是我们马庄的留守孩子,跟在奶奶、爷爷后面,有没有发生过快乐的瞬间或事件?所以,这样的评课是灵动的、是深度的,如果教者结合点评,再次修正自己的预案,再次实施自己的教学,那课堂一定会出现更多未曾预约的精彩。

        每次的巡视,总看到王老师静坐办公室、认真研读教材的情景,每次都看到他在课本上,写啊、画的,这是先于学生“沉浸”课堂的自我“沉浸”,所以,她上出这样的随堂课,是一点不意外的。

        ……

        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努力追寻这种“沉浸”的状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6月19日上午8点,我和赵培基老师、谢彦如老师在卢海芹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任县科研创新基地,参加“省名师工...
    倚窗听雨_1ac2阅读 703评论 0 6
  • 五个小时,所有心思放在了完成一份网师作业,结果只写完教材分析、学生分析和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的确立,写到了5929个...
    宁超群阅读 344评论 1 3
  • 始终认为,语文是有生命,有情感且富有灵性的。语文课的最佳状态应该是诗意,自由的——老师洒脱,不紧绷,学生自由,不拘...
    Betty114阅读 1,904评论 0 2
  • 今天上午第一节听了五年级1班田金燕老师的语文课《月是故乡明》。这是一节略读课,田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字词很扎实,对文...
    英乐阅读 205评论 0 2
  • 英语评课---我的思考与实践 谈到英语评课很自然使我想起一句比较有道理的话:“上课是一门艺术、听课是一门科学、评课...
    英语教育的门外汉阅读 1,43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