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烧烤

小时候看武侠剧,最爱的场景不是男主潇洒双拳敌四手,也不是女主优美拈花飞落叶。而是他们一路奔波后的夜晚,坐落篝火边,取一树枝,叉上烤鱼、烤兔子、烤野鸡,翻烤。拟音师还会给配上柴火噼啪食物被烤的滋滋冒油的动静。但导演的镜头永远只会对准翻转的食物,绝不会拍到演员大啖烤肉嘴角流油的样子,想来那样的男女主就不会有翩翩的风姿了,观众心里的男女主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不然那爱情难免俗气,俗气的爱情观众不爱看,因为自己有。然而对屏幕前的我来说,那时那刻,我并不关心男女主的爱恨情仇,我只会琢磨,那篝火上的烤鸡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间美味呢?

“恰慢酒”是益阳话里对晚上吃路边摊的说法,益阳的市区里,有很多条夜宵摊的街。白天这些店铺大门紧闭,只看到高高摞起的塑料胶凳和折叠桌,店铺门前的大马路上总有一层永远也扫不干净的黑黑的带有些黏鞋底的油烟气。一到晚上,这些街道就会热闹起来,路灯亮起来,店家自接的灯泡点起来。一张张桌子展开来,铺上一次性塑料的桌布。食客们以青中年男人为主,在夏日的夜晚,他们总是光着膀子,三五成群,嘴里嚼着槟榔,耳朵上夹着烟,左手挥斥说理想,右手举杯敬江湖。杯酒下肚后,高声扯些发财的、义气的、痛快的、潇洒的“卵谈”。益阳话的“卵谈”是个不雅的词,但不妨碍大家都爱说。

小时候的我也不在乎他们的大人江湖,我只关心那烧烤炉上烟熏火燎,散发着炙热香辣气息的烤肉,到底好吃吗?是的,很久很久,我都不知道答案,因为大人不允许小孩子吃路边烧烤。有一次跟大人走在县城的路上,大人兴致一来,随口说到:“有机会带你恰慢酒。”这勾起了我极大的期望,这期望的程度,大到二十多年后我坐在桌边敲这一段文字的时候仍印象深刻,我甚至不记得人生第一次被表白的情话,却记得那个午后大人随口扯的一句笑语。为什么印象深刻呢?因为那期待巨大,却从未实现。当自己也由小孩子变成了大人,才发现,小孩子说话不算话会赧然,因为容易被大人谴责。但大人说话不算话的心理压力会小很多,因为大家在长大的过程中,都学会了找借口。

长大后,我朋友圈文案常见的开头:最近减肥。然而大多时候,只是嘴上喊喊。flag立完后,该吃的火锅烧烤一顿也没少。瘦到令自己怦然心动的时候,极少。朋友吐槽我每次约饭都是烧烤火锅,没一点创意,但我总乐此不疲。

想想那场景,深圳的夏日夜晚,风里会净润了些海水的气息。迎面吹散打工牛马内心生存焦虑的燥热。三五好友,几串烤肉,一杯啤酒,路边闲坐。就着路灯,迎着晚风,欢声笑语间,荡漾出一片人间烟火气。这曾是小时候我梦想中潇洒的大人世界,啃着心心念念的烤肉,喝着大人才有资格喝的冰啤酒,聊着工作的、生活的、梦想的一切。再问烤肉是什么味道呢?肉其实并无美味,散发香气吸引人的,是孜然、辣椒粉、胡椒粉、十三香、烧烤粉的味道。原来,人生其实也并不那么美好,散发香气吸引人的,是对未知无尽的想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