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行动创造教育幸福》这本书领了好几天了,昨天才给自己定好阅读计划,今天开始静下心来正式阅读。
雨过天晴,泡了一杯自己炒的蒲公英茶,在暖暖的阳光下翻开了第一章,也就是新教育的十大行动之首——《营造书香校园》——阅读,筑造精神家园。
随着大家对阅读越来越重视,“书香校园”也被大家一致认可,新教育也把它作为十大行动的第一大行动,足以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让阅读成为日常的生活方式,是教育最该追求的理念。
从定义到解析到推进技巧,喜喜老师都表达的非常清晰、透彻,可操作性特别强。我一个数学老师都被深深吸引,甚至有了要改行教语文的冲动,如果能按这样的方法引领班级的孩子和家长共读,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作为不是语文老师的班主任,也特别有必要在班里营造书香氛围,其中有三点我尤其认同,可以现在班级试行。
一、在环境上,强调营造小规模、多场所,便于随时随地阅读。不要把书籍禁锢在图书馆里冷冰冰的书架上,而是应该散落在学校各个角落,特别应该散落在教室里,进而能够进入每个孩子的书包,让书流动起来,鲜活起来。随时随地能够拿到理想的图书,才是最好,最有价值的阅读。
二、学生阅读之图书漂流法。这一条其实和第一条有相通之处,但第一条强调让学校图书馆的书流动起来,这一条意在让孩子们自己的书流动起来。很多家长反应给孩子买的书不看,但是对别人的书却特别感兴趣,这其实是大多孩子们所有的一种心理,总是认为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好,更有好奇心,书也一样,“书非借不能读也”,可以每人提供一本书,进行编号,定期交换。以我们班级为例,45个孩子,从1号编至45号,和孩子们的学号对应,第一周1号孩子看1号书,2号孩子看2号书……,第二周1号孩子看2号书,2号孩子看3号书……,直至轮换一遍,也就是45周的时间,大概一个学年,一个孩子就可以看四十多本书,再加上他们平时自己的其他阅读,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阅读量。按顺序读书孩子们还不会混乱,这些书也不用专门管理,每周书落到谁的手里十分清晰明了。
三、家庭好书展。这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阅读方法。既是“书展”,又是一次家庭教育展示交流会。喜喜老师给我们了三步指导法:第一步交书,第二步选书,第三步说书。
交书一定要强调交上家中最好的一本书(展览完毕立即归还),而不是即将被家庭所淘汰的书,这样才能起到集全班所有好书的目的。然后老师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需要挑选出适合本班孩子读的3~5本书,并通知被选定书的家长,做好说书准备。最后的说书环节一定要求每一个孩子的家长,最好是父母前来参加,家长和孩子们可以先参观浏览所有好书,在由选中的书的主人进行正式的说书环节。为了避免家长们不会说,不敢说的现象,可以提前告知家长说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自己为什么买这本书;第二,孩子读这本书前后的改变;第三,自己平时是怎么读书的。家长与家长之间更容易取得信任,和老师相比,她们之间更容易有天然的亲近感,同样的话由老师说出来远不如由家长说出来有亲和力和说服力。在家庭好书展的过程中,既无形中推动着更多的家长去读书,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又以榜样示范的方式让家长们各自对比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还会在交流碰撞中,达成关系的磨合,目标的统一实现。
其实不仅是家长之间可以进行这样的好书展,孩子们之间更容易实行,推荐自己觉得最好的一本书,让孩子们表达自己对这本书的喜爱,勾起全班孩子的阅读兴趣,再用第二天提到的方法去交换阅读,效果肯定会更加有效。
营造书香校园,需要调动每一位老师、孩子、家长的阅读热情,从班级开始着手,只有缔造了“书香班级”,才会有“书香校园”,新的学期,我希望我可以和语文老师一起带孩子们走进书的世界,在浓浓的书香中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