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写治学的三境界

    刚来兴化,有幸到木子教育上班,很是开心,总觉有了用"文"之地。

  木子专攻英浯,她英语的境界了得,听说读写是为知,办的工作室是为己,而最终目的却是"为人"。

  木子先生曾自谦地告诉我,她不过是知之、好之、乐之罢了。

  我仰慕有加。

  今天,我在和几个七年级孩子切磋姜广平先生《小古文观止》初中衔接篇的最后一篇时,突然豁然开朗。

    王国维先生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思是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我能做到,告别尘世,独上高楼吗?这是第一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我的学问,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这是第二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在人群中寻他千百回,找不着,猛然一回头,在不经意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他勤学的身影。这是第三境界啊。

  作者王国维先生还告诉我们:这里的境界并非指景物,而能写真景物,抒真感情,这就是有境界。因为喜怒哀乐也是人心中的一境界。

  姜广平先生在主题探究中告诉我们,他认为的三境界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表明做学问做大事业,首先要有登高远望,明确目标与方向,以此了解事情的概貌与走向。

  而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明做大事也要有着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而作者王国维正认为做大事业做大学问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到人瘦带宽也不后悔,而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展示出经过反复的追问,研讨,探索,豁然开朗,突然看到成果的那种欣然与狂喜。

  我终于明白:就像上学读书,要有远大目标,从小立定;在为实现目标的路途中,要肯吃苦,研习,坚持不懈,衣带渐宽不后悔,最终会走向自己目标的实现,看到自己的成果。

  再来听扬州八怪之一一兴化名人"郑板桥"之言。我们知道他一生三分之二的岁月为竹"传神写影",他的三种境界是"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了,这也是姜广平先生在《题画》中主题探究中的观点。郑板桥先生用眼晴看到的客观形象,经过大脑的意象处理,最终经过艺术加工而终成为画竹一绝。

  那姜广平先生从知古文,到爱古文到为孩子们出书《小古文观止》,不也是具有"为知、为己、为人"的三境界而出此著作的吗?

  而我熟识的画家李劲松先生,他的鱼画得活灵活现,小到鱼刺根根清晰,看鱼画时都不敢出声,生怕鱼听得吓跑了。当然他的画作不仅仅是鱼,他的渔人画,为刘春龙先生的渔事散文作插图,也是闻名遐迩。

  我想那渔画家李劲松先生岂不更有"为知,为己、为人"人生三境界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王国维,浙江海宁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
    逗霸君阅读 1,641评论 0 5
  • 人生路漫漫,好书常相伴。 大家好,欢迎来到语音分享时间,我是15号船员,心若向阳。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治学三境界...
    心若向阳333阅读 876评论 0 0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
    水月湾88阅读 89评论 0 0
  • “人生三境界”语出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第一境界是立志...
    碧彧阅读 2,381评论 2 23
  • 黄堡文化研究 第254期作者:宋治清编辑:秦陇华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
    primates阅读 1,433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