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期盼,妈妈的遗憾
那年的端午节,我和二姐争着抢着要去姥姥家送粽子,本来说好了妈妈带我一起去姥姥家,看妈妈不让二姐去,她便说妈妈偏心眼只带妹妹不带她。
妈妈无奈,只好让二姐带着我替妈妈去看姥姥姥爷。
二姐挎着篮子,里边是妈妈包好的香甜软糯可口的粽子,上面盖了一层盖布,防止粽子发干变硬,影响口感。
因为姥姥家旅途远,我和二姐还得走几里地到县城去做大卡车,那时没有现在这样的公交车,只是敞篷的绿色的大解放车。
当我们走到汽车站,已到了中午,买完车票是下午两点半才发的车,70年代的车站,破旧不堪,四面透风,姐姐拉着我找了一个角落,蜷缩在哪里。
过了中午,肚子咕咕的叫声告诉我饿了,该吃饭了,到哪里可以吃饭呢?
吃不上饭,我委屈的给姐姐说:不让你来,你非的来,我饿了你让我吃什么?妈妈在多好呀!
二姐告诉我,你别着急,不就是饿了吗?咱们有现成的东西?我给你拿啊!
姐姐不慌不忙地揭开粽子上的盖布,拿起了一个随手解开了粽子上的草绳,一层一层地拿掉苇叶,递给我,看着金黄色米上加上红红的枣子,贪恋的一口接着一口,很快就吃完了,肚子里还是空空的感觉,一连串吃了三个。姐姐看我吃她也忍不住吃了起来,我们吃饱喝足之后,发现车已经开走了。
这可怎么办,得等五点的车了。
到了姥姥家,老远看见姥姥孤单的站在家门口,用手遮住眼睛,点着小脚向西盼着,妈妈已告诉她今天回来看姥姥姥爷,没想到这么晚了才到家。
看见了姥姥,我们兴高采烈生地喊着:姥姥,姥姥,我们给您送粽子来了。
姥姥,高兴地拉着我的手:怎么这么晚了才到,你妈妈呢?姥姥边说边继续向西望着,寻找着妈妈的身影。
二姐说:姥姥,我没有让我妈来,我替妈妈给您送粽子来了。
姥姥没有看到自己的大女儿,显得有些落寞和失望,瞬间姥姥脸上的笑容笑的有些牵强。
走吧,回家,我给你们已经做好了饭。
姥姥姥爷住的房子虽然是土坯房,只有小小的两间,进门就是锅台烟台,里边一间是睡觉休息的地方。但姥姥拾掇得整齐有序,锅碗瓢盆洗得干干净净
让人觉得非常舒适和温馨。
我永远也无法忘记姥姥给我们做的饭菜,烙饼摊鸡蛋,还有西红柿加了香菜末的疙瘩汤。
姥姥姥爷有国家照顾,姥爷是个老共产党员,因为在打日本时受了伤,落下了终身残疾。是个战斗英雄。所以有不多的白面给我们吃。可平时他们也舍不得吃哪仅有的一点白面粉。
在那个年代,还是生产队,社员下地劳动挣工分,手下的粮食除了交上级公粮,剩下的才能分给社员,分到的小麦很少,家家户户只能到了春节才能吃到静米的白面,偶尔改善一下伙食,用白薯面和白面包起来作夹心面吃。
姥姥做的烙饼摊鸡蛋,是我长那么大为数极少的好饭,我眼不离桌地盯着烙饼,揭开腮帮子,旁若无人地大口大口地朵姬着。
姥姥姥爷看着我们姐俩吃的那么开心香甜。却一口也没有吃。
到现在才知道,没有多余的了让姥姥姥爷吃,他们只有那么多的白面做的,所以连一口也没有舍得尝一下。
姥姥的饭菜是我今生难于忘怀的人间美味佳肴,至今为止都没有再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了。
姥姥姥爷走了几十年了,至今想起,我回味无穷,只顾自己感受美食的乐趣和满足,却不知道姥姥姥爷的甘苦和无奈。
第二天,姥爷每人给了我们5角钱买车票的钱,其实那时的车票也就几分钱。姥姥送我们的路上,一直叮咛嘱咐我们,一定让妈妈抽空看看她来,要是不来怕是再也没有机会见到我了。姥姥站在门口目送着我们,我们已经走了很远很远了,姥姥还在挥手道别……
那时由于我们岁数太小,不懂的姥姥的话中的意思,也不曾感觉到那时姥姥的内心感受和期盼女儿的心情,回家后把姥姥的嘱托忘在了脑后。
我们回到家里不久,舅舅赶着牛车就接我妈妈回家去了,那时姥姥已经不醒人世了,妈妈看到姥姥的状态,心中压抑不住悲愤之情,姥姥逼着双眼,呼吸困难,妈妈大声喊着:妈,妈,您睁开眼睛看看,您的大闺女回来看您了,您为什么不给我说句话呀,妈妈,您真开眼睛看看我吧,妈妈……
只见姥姥眼角流下了两滴眼泪,嗓子里发出咕咕的声音,头一歪走了……
我和姐姐去送粽子,姥姥已预感到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了,没有看到妈妈是姥姥终身的遗憾和不甘。
姥姥走了,我想起了姥姥告诉我们的话,妈妈再也忍不住回收给了姐姐一个耳瓜。
姥姥的离世,成了妈妈要大的遗憾和悔恨,悔当初没有坚持去看姥姥最后一面,每当想起姥姥,妈妈对我和姐姐的埋冤和恨意,就会变成一串串的脏话,谩骂和诅咒不断,我们也感到对不起姥姥和妈妈,只能小心翼翼地躲着妈妈,避免一场暴风骤雨的来临。
妈妈也走了,带着对儿女的不舍,带着对姥姥的思念和亏欠……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亲人还在,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和父母唠唠家常,说说心里话,帮妈妈爸爸刷刷筷子洗洗碗,不留遗憾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