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从小养成记~吃完山海吃田园~

油菜花地

宁波饮食海鲜居多,像喜酒、宝宝满月酒,一桌11个冷盘,一般有6个以上是海鲜。包括在菜场,我们都能看到河鲜居于一角,海鲜从干货到冰鲜到活的,从鱼类到贝类到虾蟹类,分门别类,各有专营。但是壳类,不分海河,对我们都有一种不能抗拒的诱惑。

稻田边的沟河里、水库边,有一种让人放不下筷子,停不下手的食物,那就是螺蛳。螺蛳菜场都有卖,小时候经常能看到一些老人摆的摊,边剪边卖,看得新鲜,也可以直接买没剪的。

水库边的螺蛳

剪掉屁股的螺蛳,才能嘬的出来,工具至关重要,毫不费力可以轻松完成这个动作。还记得一直从外婆那儿就在用的,一把老剪刀,剪别的不行,专门用来剪螺蛳、还有桔子!它的造型奇特,每次剪的时候都会嘎吱嘎吱的响,也有可能是因为陈年老旧了,除了刀口,身上已是锈色了,但是用起来就是那么顺手,一直到老妈那儿,现在已经功成身退了。


充满回忆的老剪刀

宁波老话还有“清明螺,壮如鹅”,这个螺,不止指螺蛳了,很多壳类和贝类,像蛏子,在清明时节都是最好吃的。这个“壮”,宁波人都知道不是“壮实”,而是肥的意思。

家炒螺蛳,姜蒜是不可少的,一般我们会用干辣椒,微辣,油煎取其香味,再用红烧三剑客“老酒、酱油、糖”,在“卡啦卡啦”声中,撒上葱花很快就可以出锅了,香喷喷(咽口水)

家炒螺蛳

“舌尖上的中国2”说:江南人都是嘬螺蛳的高手。这个我就不谦虚了,一颗一颗夹太累,我们都是用勺子,一勺到碗里。这时候我们的眼里、脑袋里只有它,全神贯注。筷子不够快,手来帮凑,含到嘴巴里一嘬不够,再嘬两次,连带着汤汁一起在口腔里扩散,意犹未尽。

螺肉本身没有特别口味,经过炒制,螺蛳壳丰富的矿物质融入汤汁中。一颗接着一颗,乐趣无穷。看着桌上堆成一座小山的螺蛳壳,深深的满足感。

田间地头除了螺蛳,还有野葱和马兰头,对现在来说这些都是野味。小时候我们的餐桌上也不会经常出现,基本上在一年的当季之时,我们会拎个篮子,走在田间山脚,寻找这些美味。


 马兰炒冬笋

常见的是马兰炒香干,我们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经常有的一个菜是【马兰炒冬笋】。在上桌前老妈还会招呼一声“慢慢吃,接下去马兰冬笋”,经常能听到大家点着头说“好~好~好”,满满一盘端上桌,很快就见底了。在年菜中清爽解腻,马兰头的香、冬笋的脆,两个应季的食材,碰撞出大自然的美妙,也陪伴着我们一年又一年的春节。


葱㸆鲫鱼

野葱野葱的香,浓郁但更加柔和,【野葱㸆鲫鱼】是非常经典的一个菜。宁波菜即甬帮菜,有个非常重要的烹饪技法,那就是“㸆”或者“焅”,都念[kào]。它的意义在于不仅是专业厨师,而且家家户户的妈妈们都会,日常饮食中不能缺少的一个菜系,像烤麸、㸆土豆、㸆带豆等等。

葱烤鲫鱼,关键在于葱,要舍得葱,喜欢吃更要多放。

锅烧热,鲫鱼煎至两面金黄,很重要!因为我们这个菜我们吃的不是鱼的鲜嫩,鱼煎的不够,葱香和汤汁进不去,鱼肉吸收了葱香汤汁之后才完美。

出锅后葱香、鱼香,汤汁还能拌饭~

不说了,不说了,口水都快流干了



“哎哟~~不错哦~~宁波老话哟”

宁波老话:“有一种羡慕叫眼痒”;羡慕的不止心痒痒,眼睛都发痒啦,哈哈哈


上一篇:吃货从小养成记~吃山吃海吃田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薪苔 每年三月,清明节以前的日子里,我家的餐桌总会比较丰盛。 天气渐暖,冬笋、香椿、豌豆、蚕豆、马兰头等时令蔬...
    薪苔阅读 601评论 10 15
  • -1- 冬季最后一场雪往往在春节前后,雪后的气温会忽高忽低地持续到三月中旬,随后温度大幅度回升,就算是进入春季了。...
    丁满楼阅读 454评论 0 1
  • 小舅子从美国回来小聚,少不了要吃一些中国特色的东西。除了豆浆、油条、烧饼,小笼汤包、肴肉,更多的是新鲜蔬菜。其...
    江边渔翁阅读 510评论 1 1
  • 01 以前的我是个被动的人,来到小灶班,就是为了见识自己的更多可能。 于是,我选择了...
    Olive_01阅读 252评论 3 2
  • java注解用来描述java代码中的元信息,通常情况下,注解不会影响代码执行,尽管有些情况下,注解可以做到影响代码...
    XShock阅读 1,287评论 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