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阅读心理学家李松蔚博士写的《5%的改变》。
在引言部分,就很引起我的共鸣。
现在问答是一个很流行的交流方式,如果有困惑,可以请求专家的意见,也可以向广大网友求助。像在知乎上,有大把的问题。
但是得到回答的提问者,真的会尝试那些建议吗?还是看一下,觉得有道理,就过去了呢?
读书也一样,翻阅过去,觉得“真是开了眼界”!但是自己内心深处好像没有任何改变。
前段时间看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公司也参加过沙盘相关的活动,我体会到,像心理咨询师或沙盘导师,在咨询和游戏过程中不会给你太多建议。
如果是初次接触心理咨询师,大概会觉得他们在卖关子。
因为他们更多的是在倾听,在引导你思考一些你从没思考过的事。而咨询者又急着来得到建议,所以一次一次的提问,会让人觉得很烦躁。
为什么一直在问我问题,却不给我建议?
每个咨询师都知道,成功的干预有多难。每个人都有他的「惯性」,就像是排异反应一样,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只要是不熟悉的元素,都会编出各种理由,向外推。
于是作者做了一个实验,他通过网络给出建议,并让读者按照建议去做,一周后回信,看是否真的发生了变化。
这本书就记录了实验当中的44个案例。
关于思考与行动,作者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思考」寻找答案,更安全,更无痛,并且显得更深刻和触及灵魂。但要我来说,还是「做」点什么更管用。行动会直接带来新的经验。我不太看重读者对我在观点上的共鸣,像是「每句话都醍醐灌顶」或者「真相了」。这些说法是在表达:「你说出了我一直同意的道理,很棒,但我没有什么行动。」比起这个,我更想听到的是:「我也不清楚你说的对不对,所以我试了试。」试一试,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有个结果。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变化,也一定要从「做」点什么开始。
这句话也是我最近的疑惑,思考了就能改变吗?
“你没有改变,就是因为没有思考”,这是我的一个误区,更准确点应该是,“你没有改变,那是因为你没有行动”。
当然行动后带来的结果,不一定是成功的,甚至可能让问题变得更糟。但是至少没有“被困难定义”,你做出的改变,仍旧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你开始了全新的探索,并且得到了以前没有的经验。
接下来几天我会继续阅读这本书,每天给大家带来5%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