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如何保持头脑清醒)
一个优秀的小说必定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生动形象的人物、起承转合的情节、鲜明独特的语言。
短篇小说:不必轰轰烈烈,但事件的数量要足够,不能简单得让读者一眼就看穿结局,而是得想办法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
在阅读的过程中,这些事件有时候还会让作者产生一定的心理预期,并不断猜想最终的结局,从而让读者充分沉浸到故事中来。人物的每一个经历都牵动着读者的心。
就短篇小说而言,创作方法因人而异,但它的创作模式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一件事发生之后,紧接着冒出另一件,直到这些故事足以撑起一部短篇小说所需要的内容。
在给小说设置一连串事件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头脑清醒,判断自己在故事中做出的决定、提出的解决方案、安排的变化和反转在思路上是否能讲得通,是否合情合理,以及能否最终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长篇小说:
写故事大纲:了在创作过程中能够理清人物和事件的关连。
记录读书笔记:如果要写具有专业特长的人物,作家对该领域了解越深入全面,就越能轻松地构思出人物的喜怒哀乐。
人物关系列表:运用人物关系列表清晰明了地表示出所有关联的人物,这样在处理多个人物同时出现的场景时可以参照这张表,还能根据情节需要灵活调整人物关系。
事件年表:这张表标出了小说中各个事件的年份,将乱序排列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排列,并添加相应的细节。分门别类地写下了各种列表,既能保证情节清晰有序,又享有灵活调整的余地。
动机列表:简单罗列出人物的行为动作,没有详细描述。然后这些简略描述被划分到各个章节里。对于不确定的人物动机,她单独在列表前面画上问号表示。
人物履历:最后,她又回到基础的故事大纲上,给人物加上年龄,并给每个人物写上专门的生平履历。这些内容分散于小说各处,直至结局才得以全部展现。
从一个想法出发,自由联想,迸发灵感,思考,验证再推翻,并尝试其他可能。